您的位置:首页  研究院新闻

第五届媒介素养教育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

来源:传播研究院;时间:2019-07-11

201962930日,第五届媒介素养教育国际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传播研究院承办。会议围绕跨界·融合·创新——数字时代的媒介素养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主题,将媒介素养教育与健康生活、城市发展、网络安全密切联系,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不同领域,关注不同人群的媒介素养教育,旨在深化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讲话

  

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副秘书长邢发亮讲话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院长李舒主持开幕式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副秘书长邢发亮出席开幕式,传播研究院院长李舒教授主持开模式。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中国40多名学者,加拿大瑞尔森大学、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纳米比亚信息局、肯尼亚郎歌大学、巴基斯坦旁遮普中央大学等10余名外国学者、业界代表汇聚一堂,就技术创新引发的各种理论创新、模式创新和未来发展,以及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进行碰撞和交流。

  

会议共安排了一个主会场、三个分会场和六个主题论坛,英国媒介素养教育专家David Buckingham,加拿大学者Clara C. Feliciati、西班牙学者Carlos A. Scolari,中国学者胡智锋、张开、卜卫、彭兰、李月莲、林子斌、张艳秋、臧海群等发表了主题演讲。

  

学者发言

  

会上,英国拉夫堡大学名誉教授、伦敦国王学院客座教授、媒介素养教育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David Buckingham指出,我们应以更为广阔的视野审视数字媒介的发展与数字资本主义的兴起,超越数字媒介的使用对年轻一代是利还是弊的二元框架来探讨数字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加拿大约克大学格兰登学院副教授Clara C. Feliciati以加拿大《联合国消除女性歧视公约》为案例,倡导媒介素养应作为增强女性反歧视能力的工具。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研究员Carlos A. Scolari以介绍数字技术发展和媒介生态变革为基础,解读传统媒介素养与新兴跨媒介素养的概念与内涵,并介绍了涉及来自8个国家10个机构的50多名研究人员的跨媒介素养研究项目。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胡智锋教授,针对智能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研究,对媒介素养研究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四点重要建议。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张开教授结合中国媒介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现状,与参会人员共同探讨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考。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彭兰教授以中老年人群为主要研究主体,认为目前媒介素养研究对中老年人群的存在重视不够。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卜卫教授从赋权概念与媒介素养教育关系的历史视角入手,探讨如何应对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新挑战。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新闻系主任李月莲教授以打造智慧城市为终极目标,探讨媒介素养教育在家庭和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张艳秋教授以中国政府官员媒介素养培训中心为案例,分享了其考察中国政府官员媒介素养培训实践的研究发现。


与会学者合影

  

媒介素养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被引介至我国以来,迅速发展成为广受各方关注的研究热点。中国传媒大学率先在2004年举办首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为中外媒介素养研究者、实践者搭建起了高水平的交流、研讨平台,有力促进了我国媒介素养研究与实践的发展,成为该领域的品牌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