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研究院新闻

不虚此行,不负盛夏,不负好时光 ——2019编辑出版&新闻传播暑期班全程回顾

来源:传播研究院;时间:2019-07-21

7月上旬,由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和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联合承办的“数字时代编辑出版暑期班”和“数字时代新闻传播暑期班”在炎炎夏日中火热进行。为期五天的暑期班安排紧凑有序,不仅有精彩的专业课程,还有拓宽眼界的外出参访,而且两校学员合作组队,在短短几天内高效、专业地完成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策划任务并进行结课汇报。通过这次丰富充实的暑期班,同学们不仅收获了新知识,更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下面和传播君一起来回顾那些精彩难忘的瞬间吧~~


暑期班开班仪式&共上第一课

  

7月1日上午,暑期班在33号楼第一阶梯教室举行开班仪式。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任孟山出席开班仪式并对参与暑期班的同学们提出两点希望——既要收获知识,也要收获友谊。

  

  

随后两班学员共上暑期班第一课——由张磊教授带来的“睹物思人:数字时代的媒介物质性研究”。张磊教授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主要的研究流派和丰盛的学术资源详细介绍了媒介物质性这一新兴的传播学学术领域,最后提出有关数字时代媒介物质性的三大问题启发同学们的思考。

  


编辑出版暑期班课程回顾

  

7月1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赵均教授带来编辑出版班第二讲——“编辑出版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方法”。从历史角度回溯编辑出版学学科建立过程,从编辑出版学研究原点出发讨论编辑出版学基本理论问题,并关照目前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赵均教授认为,编辑出版学研究的出路有三条:第一,在传播学框架下开展理论研究;第二,借用相关学科研究成果开展问题研究;第三,伴随行业发展开展实践研究。

  

  

  

  

7月2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刘大年教授带来以“出版业的互联网思维”为主题的第三讲,结合互联网时代下出版业发展的新案例、新思路,总结出版业转型模式的三大差异,即专业化、全球化和融合发展。

  

  

  

7月3日上午,北京印刷学院张文红教授带来第四讲——“数字时代的畅销书策划与出版”。纵向梳理畅销书发展简史后,结合典型畅销书案例从选题策划、生产运作和营销发行三方面详细讲解了畅销书策划与出版的要点。张文红教授认为,数字时代带来信息技术在畅销书策划与出版过程的全程参与,也留下了不变的经典的特性,即知性、诗性和神性。

  

  

  

7月4日上午,三联书店前副总编辑汪家明带来第五讲——“一本书的诞生”,讲述了《傅雷家书》《干校六记》《老照片》《张家旧事》《我们仨》《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中国兵器史稿》这七本经典书背后的出版故事,认为“把书做好”的前提是“把书做对”。

  

  

  

7月4日下午,北京印刷学院范继忠教授带来第六讲——“20世纪媒体竞合中的西方出版业概览”。从20世纪出版业的生态背景、出版管理、出版版图和发行特点四大部分,提纲挈领地为同学们讲述了20世纪西方出版业发展及其特点。

  

  


新闻传播暑期班课程回顾

  

7月1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刘燕南教授带来新闻传播班第二讲——“融媒体时代的受众分析与效果评估”。从纵向历史的角度深溯媒介融合的由来,从横向比较的方式展现当下的传媒生态,并从受众变迁的角度,阐释了“后受众”的内涵。刘燕南教授表示:“后受众不意味着无受众,后受众时代还留存着许多受众的特点,只是已处在剧烈的嬗变之中,不仅受众的被动性在向主动性转变,受众的接受性在向传播性转变,所对应的受众生态也在发生改变。”

  

  

7月2日上午,中国传媒大学张开教授带来第二讲——“对外新闻报道研究:从一份‘工作简报’来谈谈中国对外新闻报道的任务和特点”,从讲好中国故事、媒介与现代性和中国国际形象的历史演变等多个角度来阐释对外新闻报道研究。对于对外新闻报道的根本点,张开教授提了五点——向世界说明中国;向世界宣传中国;积极倾听世界的声音,了解世界的变化;沟通人类的情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7月3日上午,北京印刷学院王京山教授带来第三讲—— “网络文学IP运营策略分析”,从网络文学和IP的内涵外延出发,从历史的纵深维度阐释文学的特性,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和监管进行论述,聚焦当下网络文学IP的现状,分析IP运营产业,提出应对策略。

  

  

7月4日上午,人民网编辑申亚欣带来第四讲——“媒介融合报道与编辑”。以两会报道等时政报道为例,从融合AR技术、融合音频视频、融合大屏小屏等多个维度呈现人民网由相加到相融的发展。聚焦移动端,聚焦短视频,申亚欣编辑从人民网“两微一抖”的具体案例,生动呈现融媒体报道。

  


暑期班参访回顾

  

7月2日下午,编辑出版和新闻传播暑期班学员共同参观了位于中国传媒大学校内的口述历史博物馆和传媒博物馆。在口述历史博物馆中,同学们了解了不同国家的电影发展简史,通过观看中国近代著名导演的采访视频,体会到口述史这一研究方法在史料收集和研究上的独特性。在传媒博物馆中,广播、电视、电影等传播媒介的发展演变得到清晰而具体地展示。

  

新闻传播班还参观了中国传媒大学校史馆,了解中国传媒大学建校六十五周年以来的蜕变与飞跃。

  

参观口述历史博物馆

  

参观传媒博物馆

  

参观校史馆

  

  

7月3日下午,编辑出版和新闻传播暑期班学员共赴人民邮电出版社参观学习,听取了人民邮电出版社李海涛对于数字与融合发展创新举措的介绍,并参观了出版社智能知识服务平台展厅和网络课程录播室。

  

  

7月4日下午,新闻传播暑期班赴人民日报社参观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实地感受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暑期班作品汇报和结课仪式

  

7月5日上午,各小组聚在一起,讨论并完善下午的策划案汇报。

  

  

7月5日下午,编辑出版、新闻传播暑期班举行作品汇报和结课仪式,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院长李舒、北京印刷学院新闻出版学院院长陈丹、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任孟山、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李频出席结课仪式并担任作品汇报点评教师。暑期班学员共分为12组,依次上台展示策划案。各组选题丰富鲜活、形式多样有趣、成员配合默契,得到四位老师的认可和指导点评,为暑期班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最后,对于此次暑期班,听听同学们怎么说——

  

2019年编辑出版班朱椰琳(北京印刷学院):

非常感谢策划组织以及为我们授课的老师们。参观中国传媒大学的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看到了一些罕见的海报,一些导演的口述纪录片,刚看完关于西南联大的故事,中传就下起了大暴雨,想起来西南联大一位教授曾在下雨时漏雨的教室里的黑板上淡然写下“静坐听雨”,不禁眼角湿润。我们现在有更好的学习设备,有和平的学习环境,我们不能忘记大师们在以前那么艰难的环境下传递给我们的精神。中传和北印的同学们在短短的一周做出了各种奇思妙想的策划案,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思想互相碰撞但是彼此尊重,这不就是大学之大的所在吗?

  

2019编辑出版班方庆乔(中国传媒大学):

在各位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下,我们或是了解到传播学最前沿的研究,或是系统梳理出版业的变迁脉络,或是对出版业如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或是知晓了每本书出版背后的故事……在与北印同学的合作与交流中,我们也了解到两校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的差异,借此机会学习长处,弥补不足。同时,通过去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实地参观,我们直观的感受到传统出版社的转型发展。作为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传统知识的同时,也应注意培养互联网时代要求的相关能力。在暑期班上,我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还与北印的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希望未来我们能保持联系,欢迎大家常来中传玩耍!

  

2019编辑出版班秦阳(北京印刷学院):

记得开班第一课时,张磊老师讲的媒介物质性研究让我学习了新的研究领域。他生动地讲述让物质性这一哲学性很强的词汇变得具体。每一环节都不乏有趣的例子,不曾觉得枯燥。其次,张文红老师的畅销书研究课题也让我印象深刻,老师对于畅销书界定的方式开拓了我的思考。除开知识以外,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也让我觉得不虚此行。重逢之前的老同学、认识新的朋友,都是这次暑假班不可多得的收获。小组讨论时,我们每个组员对于选题不断提出自己的点子,尽力做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用当下流行的vlog形式诠释我们的想法,完成我们的选题。最后,很高兴能在这个夏天和大家相遇,希望这次的结业不是我们交流的结束,而是友谊的起点!

  

2019编辑出版班楚晓倩(中国传媒大学):

五天的暑期班收获很多。首先,暑期班设置的参观活动让我们有了很多接触实际的机会,在人民邮电出版社的参观让我们对出版行业有了直观的认识。其次,暑期班邀请了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单位的老师为我们讲课,让我们接触到了不同的观点,在思想的碰撞中拓展了自己的视野。业界前辈的经验传授,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出版理想。再次,暑期班设置的工作坊让北京印刷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的同学们有了深入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在合作完成小组作业的过程中,我们学习到了北印同学们的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实践动手能力。最后,很感谢学校和相关组织人员为这次暑期班所做的努力,才让我们有了提升自己的机会,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一直持续下去。

  

  

2019新闻传播班陶凯伦(中国传媒大学):

五天的学习与参访,收获满满。听过张磊老师的课,我体会到物质世界的变化,后人类时代的到来;而刘燕南老师,则又是带我们感受到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面临的挑战;张开老师对国际问题的认知,为我打开了新视野的大门。北印王老师更是让我身临其境的体会到当下文学IP的发展创新。去出版社,人民网的参访,给了我对实践的更多思考。当然,除了这些知识的学习。我作为新闻传播班联络人,在中传与北印同学之间搭起了一座桥。这个过程,提升了我的责任感和处事能力。同时,在与北印同学的交流沟通中,感受到他们的优秀与努力。

  

2019新闻传播班易如贵(北京印刷学院):

在非常紧凑有序的课程设置中收获了知识的成果,也收获了友谊的果实。首先,几位老师讲授的学术讲座,媒介的物质性研究、受众分析与效果评估、网络文学IP运营策略分析、中国对外新闻报道的任务和特点几个主题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面,还为我的研究方向打开了更多研究思路,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其次,听讲人民网在全媒体时代时政新闻方面的典型创新案例,参观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让我对全媒体时代下时政类新闻报道的策划与传播有了更近距离接触与体会,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在新的形势下,媒体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任务。最后,通过分组的形式提交媒体策划方案,让我与同组的小伙伴们有了深刻地思想交流与碰撞,我们小组在形成媒体策划案的过程中在内容与形式上很顺利地达成了一致,并迅速做好了分工任务,使得我们在最后的展示环节较为满意地为大家呈现了我们的作品。

  

2019新闻传播班郑一璐(中国传媒大学):

围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在讨论选题的过程中,我们组内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适逢国庆七十周年,参加过六十周年典礼的蔡倬逸打算做一个视频采访和摄影展,此外,大家还提出了“中国人的一天”、“中国文化典故图书出版”、“中蒙建交70周年”、“北京故事”等有趣的选题。最终,经过讨论,我们决定把国庆七十周年和“北京故事”相结合,围绕“国庆献礼:北京光影十年”开展策划。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采用分工的方式进行合作。在整体的分工之后,根据各自的特长自主选择任务。总之,这次能够获得优秀团队是我们的荣幸,离不开组内成员的协作和每一个人的认真付出。

  

2019新闻传播班徐芳(北京印刷学院):

在专业理论授课期间,我深刻领略到多位老师独具匠心的授课方式。实地参访阶段,通过走访传媒博物馆使我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起源和发展有了全面的认识,缘木求鱼,方得始终;后续的人民邮电出版社的人邮融智知识服务平台以及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参访,让我看到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化转型升级中的探索,大数据在知识服务中的作用,扩展了我的视野,完善了我对于新媒体的认知。最后在团队协作过程,两所学校拥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汇聚在一起,思想碰撞、智慧交融、集思广益。两校合办的2019数字时代新闻传播暑期班,为我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学习机会,提供了高效的学术研究交流平台。着眼未来,这次暑期交流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不论时代、社会、格局、形态如何变化,不忘新闻传播者的初心,牢记传递真知的使命,勇做这个领域的实践者,思考者,开拓者。不负盛夏,拥抱梦想,勇往前行。

  

2019新闻传播班姜鑫(北京印刷学院):

虽然只有短短五天,但这五天的暑期班让我受益匪浅、感慨颇多。时间长度来看,虽然短暂,但是不虚此行。从团队构成来看,此次由北京印刷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组成小组,共同策划作品。此次合作很愉快,成员们也都热情积极,在我看来,这也是我们作为研究生、作为当代青年该有的样子。短短的五天暑假班到7月5号似乎画上了一个句号,但我相信,这不是一个结束,而是我们学校与中传建立合作、双方学子有更多交流的新的开始;此次暑假班活动,无疑开拓了我个人的视界。无论是中央厨房带给我的震撼,还是教授们带给我的精神上的洗礼,或是同学们创作的作品带给我的惊叹,我都相信,这次活动有所值,而且超出了我的预期。

  

  

收获累累,不负盛夏

  

炽烈的火夏,我们相遇

但我们不止停留在这一季

春的蓬勃,秋的写意

冬的寒冷也挡不住暖意

对知识的渴望与友谊将永远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