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传真•新闻传播学学术写作课第三讲| 金海娜:如何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时间:2021-06-03浏览:926

5月25日,新闻传播专业博士生必修课“新闻传播学学术论文写作”第三讲在48号楼B603开讲。我校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海娜教授以How to Get Published in an Academic Journal(如何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为主题进行分享,全校多个学院的近百名研究生参与了课程。


金海娜老师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电影翻译通史”首席专家、入选中国传媒大学首批“青年拔尖人才”,在 Babel,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 Journal of Audiovisual Translation,《中国翻译》《现代传播》《当代电影》等 SSCI、A&HCI、CSSCI 学术期刊发表影视翻译与传播相关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担任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Film Studies主编,具有丰富的国际学术发表经验。


主讲人金海娜教授

本次课程由国际学术发表的流程、注意事项和个案讲解三部分组成。



在课程的第一部分,金海娜老师以图片的形式直观地向同学们展示了国际学术发表的流程,具体分为Write、Submit、Review、Re-submit、Acceptance、Online publication、Print publication等环节。金海娜老师从语言的使用、论文长度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国际学术发表“写”的环节。金老师表示:“常有同学问,能不能用中文写完论文,然后用翻译软件翻译成英文,再投稿到国际学术期刊。对此,我是不提倡的。我建议大家用英文写,因为中文论文的文献综述多是中文,缺少与英文文献之间的对话。”国际学术期刊要求的论文长度多为6000-8000英文单词,不同的期刊略有不同,在投稿前大家要详细了解目标期刊的相关规定。

国际学术发表的过程(引自金海娜老师课件)

在同学们对国际学术发表形成初步的认识后,金海娜老师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经历介绍了国际学术发表的重要性,建议同学们的研究不仅要推动国内相关领域的发展,也要推动国际相关研究的发展。国际学术发表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准备,需要同学们能够判断自己的研究是否能够引起国际学界的兴趣。针对这一问题,金海娜老师从三个方面给出了建议:


第一,要积极与国际同行交流;


第二,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如传媒学术网)推送的国际学术期刊目录,重点关注自己想投的期刊,了解其刊发的内容;


第三,要多与国际学界交流,思考自己的研究内容对于国际学界研究的重要性。



在国际学术发表的注意事项部分,金海娜老师针对写作前的准备环节、署名问题、期刊选择、文章结构、需要避免的错误等同学们在国际学术发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讲解。在写作前的准备环节中,金海娜老师建议同学们计划好写作和发表时间,因为国际学术发表的周期较长;在写作的时候,要有足够的材料、足够的数据;要关注期刊上现有的相关研究,大量阅读文献,并在论文中以引用的形式体现文献的积累;要与有国际学术发表经验的老师、同学建立联系,并向他们请教;还可以在B站等网站查找相关视频进行学习。金海娜老师重点提示了国际学术发表的署名问题,她建议有相同研究兴趣的同学结成小组共同做研究,可以共同署名;要谨慎对待署名问题,署名应真正体现对文章的贡献。在“如何找到合适的期刊”部分,金海娜老师为同学们推荐了网站Master Journal List,这一网站每月更新,方便研究人员追踪出版环境。结合同学们不同的专业和方向,金海娜老师向大家推荐了新闻学、传播学、综合类的国际学术期刊,如Journalism、Journalism Studies、Journal of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Media, Culture &Society、New Media and Society等,并为大家详细介绍了SSCI、A&HCI、ESCI等相关概念。除此之外,金海娜老师提示大家,在向国际学术期刊投稿前,应多看英文论文,熟悉英文学术论文的表达方式,邀请英语是母语的同学、朋友帮忙把关;注意研究中有无违背学术伦理的地方;确定每个期刊的具体要求,如字数、文章结构、参考文献的格式、摘要和关键词等细节;注意规避英语语法拼写问题、一稿多投、出现作者自身信息等常见错误。


匿名评审是国际学术期刊和多数国内学术期刊存在较大不同的一个环节。金海娜老师在课程中对国际学术期刊的匿名评审环节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国际学术期刊多通过两位以上相关领域知名学者的评议,以保证学术公平性。匿名评审的流程主要包括Initial decision(这一环节主要由编辑部或主编完成)、Peer review steps和Possible outcomes三部分,而Possible outcomes一般存在reject、major revisions、minor revisions、accept四种可能。



在课程的第三部分,金海娜老师选择了综合类国际学术期刊Media, Culture & Society,为同学们详解介绍了期刊的投稿指南,以Media, Culture & Society刊发的The real digital housewives of China’s Kuaishou video-sharing and live-streaming app一文为例,从作者、摘要、关键词、结构等各个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此过程中,金海娜老师指出了熟悉国际学界研究的重要性,如在看到上述文章题目后,如果对Feminism, Labour and Digital Media: The Digital Housewife这一在西方学界较有影响的著作有了解的话,就能对文章产生更加清晰的认知。基于此,金海娜老师鼓励同学们大量阅读,长期积累,与文献对话,以对文献有一定的突破,从而进行理论创新。

Feminism, Labour and Digital Media: The Digital Housewife一书



在互动环节,本系列课程主持人王锐老师就同学们关心的“作者身份”问题向金海娜老师提问:有同学反映,以学生身份向国内C刊投稿,有时会因身份的问题被拒稿,在国际期刊平台上,对作者身份是否有要求?金海娜老师表示,国际学术发表中,文章质量是第一位的,以PhD candidate的身份投稿,一般不会因为身份问题而被拒稿,建议同学们大胆写作投稿,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随后,电视学院2020级博士生马洋就“如何明确自己的研究领域”这一问题与金海娜老师交流。王锐老师也就学术写作问题进行了补充,并为大家提供了新的“研究攻略”:从阅读老师课上推荐的英文文章入手,发现文章中的高价值参考文献,继而以此为线索“顺藤摸瓜”,关注相关领域的高引作者,提升自己的阅读数量和质量。

电视学院2020级博士生马洋向金海娜老师提问


在课程的最后,金海娜老师再次强调了英文文献阅读的重要性,她指出,如果不知道干些什么,那就去读文献。大家可以关注期刊网站上的文章,选择下载量、阅读量、引用量最高的文章进行阅读,在此基础上做研究,并练习用英文写作。希望大家在博士期间可以形成这种意识,并积极进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