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大讲堂回顾 | 第三十八期:后历史时代书写的姿态

时间:2021-09-20浏览:728

79日下午,由传播研究院主办的传播大讲堂第三十八期在中国传媒大学42号楼120会议室举行。本期由章戈浩教授主讲,主题为“后历史时代书写的姿态”。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张磊教授担任本次讲座主持人。


讲座现场


章戈浩老师现任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助理教授,2010年获英国拉夫堡大学媒体与文化分析博士,目前研究兴趣为生存论媒介研究、质性分析、弗卢塞尔(Flusser)研究、武术研究等。

  

章戈浩老师从涂鸦、水笔等现实案例出发,追溯历史上钢笔毛笔的交替、电脑对笔的替代,主要与同学们讨论以技术图像为特征的后历史时代书写的现实与未来。


01从手写菜单引入


手写菜单案例


章老师以餐厅中服务员的手写菜单为案例来引入讲座主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同的职业领域为了达到节省时间的效果或其他目的,往往会形成一套与众不同的书写系统。

  

紧接着,章老师为大家从“后历史”和“身体姿态”两个方面对目前学界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章老师梳理了人类社会从真实世界的图像到书写再到技术图像的发展脉络。书写的诞生,是人类社会史前史阶段和到历史阶段转换的重要节点;而照相机产生的技术图像,是由一套装置和程序生产出来,是对书写的抽象。

  

关于姿态的现象学,章老师引用媒介哲学家弗卢塞尔的观点说明,姿态是身体与身体相联的工具的动作,人通过行动的范围表达其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姿态的现象学可以被看作是传播学的基础。


02身边的书写姿态

在理论的梳理之后,章戈浩老师从涂鸦、“地书”、手账及其变体、英文书法、换笔等案例展开讲述,并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以及访谈对象的一些生命体验以及生活故事。

  

例如章老师有一次偶然发现,澳门涂鸦的地点分布与澳门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的分布高度重合。他向同学们透露,许多涂鸦写手在涂鸦圈想要出名,必须要胆子大,但又不能真正去破坏世界文化遗产,所以就在遗产所在地的对街或附近进行创作,这样一方面可以证明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获得较高的曝光度。


“地书”指的是人们用海绵笔或毛笔在地上写作的一种书写方式,尤以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北京为盛,这种转瞬即逝的书写方式唯一永恒的是一段体验,人们更多的是追求过程及过程中的身体姿态。


03讨论交流

章老师结合自己研究中的访谈和观察经历,为大家分享了一段又一段真实、鲜活而有趣的案例。


同学提问


在讲座最后的提问环节,现场的老师同学们和章老师积极互动,探讨了在平板电脑、传统的纸张和墙上书写的特征和姿态的差异,“地书”的时间性及技术在其中所提供的可能性等一系列问题。




文:张家伟

图:何雨

编辑:林雅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