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速递 | 分论坛一“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研讨综述

时间:2023-03-11浏览:139


1126日下午,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南昌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8所高校的10名论文入选者参加了分论坛“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传媒大学薛宝琴副教授担任本论坛点评专家,中国传媒大学赵国宁老师主持此次论坛。




<辞海>1979 年版的因果机制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 蔡子怡

 文章引入因果机制,对1979年版《辞海》出版事实中两处关键节点建构因果链模型,探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于《<辞海>(合订本)处理稿件的几点具体意见》的影响,及该意见在1979年版《辞海》具体条目修订中的践行,深入揭示1979年版《辞海》的出版及其价值形成。

 点评:本文的研究思路具有创新性,从因果机制层面研究问题,是很好的尝试,在历史素材中梳理和探讨因果机制也具有一定意义。但本文在因果机制应用上的系统性偏弱,这方面有待丰富和完善。



《智媒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媒介报道:理论内涵、现实偏差与优化路径》

西安交通大学 陈盼盼

 文章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和新闻传播视角相结合,通过回溯“以人民为中心”的媒介理论渊源与对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分析,明确其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本质内涵及实践表现。针对智媒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媒介报道偏差,文章提出“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的三种优化路径。

 点评:本文结构完整,逻辑清晰,谈及算法逻辑中人的主体性、新闻价值偏移等热点问题。论文在“优化路径”方面相对宏观,可再细分出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径。



《媒体融合趋势下中国报业改革的实践与困境——基于56家报业集团调研报告的分析》 

武汉大学 何玉影

 文章采用主题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的研究方法,对56家报社一手调研报告进行分析,认为中国报业改革的四大主题分别为:媒体融合、经营转型、宣传工具与改革困境。研究发现,报业媒体融合已逐渐从早期的姿态性融合转变为由体制切入的多维融合,中国报业超过四十年的改革在媒体融合的推动之下呈现出多元化的复杂特征。

 点评:本文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文章运用学术研究的诸多方法,研究细致,结论具有创新性。结论章节对论文中的部分问题缺乏回应,建议再补充丰富。



《概念适用与共识缺失——从东航 MU5735 坠机事件看灾难新闻的媒介伦理问题》

云南民族大学 李冬冬

 文章采用个案研究法,运用新闻框架的理论视角,分析灾难新闻的报道问题,回应有关“悲伤告知”和“侵扰悲痛”的伦理之争,得出当下灾难报道存在报道时机选择、及社交媒体使用带来的隐私侵犯等问题的结论,呼唤建立适应液态新闻业的专业主义理念。

 点评:本文选取的事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研究主题有价值和意义。前文分析细致,结论部分有所欠缺,需提出具体可操作的路径,建议扩展补充。



《“半边天”思想成为社会力量:媒介学视野下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遗产传承》

中国传媒大学 麦梦佳

 文章试图从媒介学的视角切入,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解放运动遗产的传承,及其中中介系统的作用。研究发现,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与中国的社会革命与现代化进程相互呼应;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妇联组织,属于其思想传递所依凭的中介系统中的社会组织(OM)的部分。在六类中介系统的作用下,“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话语走向现实,并产生持久的、历时性的影响。

 点评:本文从媒介学视角切入,视角新颖。存在的不足是理论和历史考察与结论的关联性稍弱,中间存在逻辑断裂。在使用完研究方法后怎样过渡到结论等方面,需增加一些说明。



《中央苏区时期红色中华的抗日宣传动员研究》 

南昌大学 宁叙通

 文章以《红色中华》作为独特的研究视角和重要的历史资料,从党报党刊角度深入考察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抗日宣传动员工作及其在早期抗日斗争中的伟大作用。作为中央苏区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党报,《红色中华》从四个方面充分发挥了强大的舆论动员功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斗争中的前期贡献。

 点评:本文是一篇较好的新闻史论文,理论概括良好,史料丰富,研究充分。建议修改摘要,进一步梳理文章的主体框架、逻辑、核心观点、价值,并使其体现在摘要中。



《觉醒与争鸣:红色启蒙年代共产党人的媒介在场》

 山东大学 齐一放

 文章综合多种途径,统计出国内3511921年的创刊杂志。从其出版地、类别角度分析,考察1921年创刊的杂志状况,探究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所处的微观历史环境,理解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总结得出1921年创刊杂志中共产党人的角色。

 点评:本文考察民国时期的大众传媒,进行了各种出版类别的研究及创刊行为的分类,文章结构完整,史料丰富。不足在于第四章缺乏展开论述,余论较简单,结论部分需重点充实。



《中国“56 个民族”概念传播的知识社会史考释》

 中国传媒大学 意如贵

 文章基于知识社会史的视角考释“56 个民族”的概念传播。在调查研究与丛书出版的多方推动中,“56个民族”知识曲折形成。科普教育类读物的出版推进“多元一体”民族认识形成的世界观与认同。在此基础上,大众媒体、主旋律歌曲的传播对其整合传播、意义建构,并赋予其正当化的媒介阐释。

 点评:本文的选题很有价值,对不言自明的“民族”概念进行考察。文章谈及“民族认识形成的世界观与认同”等,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劳工神圣”的阶级想象: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形塑劳动主体的媒介实践》

南京大学 张宇然

 文章从媒介实践角度考察“劳工神圣”的阶级想象。在“劳工神圣”由无政府主义“泛劳动”转向工人阶级“主体劳动”的过程背后,是新政党、新历史主体和新媒介逻辑的生成性实践。“劳工神圣”想象在“报刊社会”中凝聚集体力量,并在新的媒介逻辑中吸纳了工人群体原有的行动策略从而架构了劳动、工人与社会之间的新空间与新关系。

 点评:本文选题很有价值,从媒介实践的视角谈阶级想象,报刊如何打破圈层、凝聚集体力量等。结论提到“切实可感的阶级意涵和行动策略”,很有新意和思辨性。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一部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指导性著作”的历史考察》

中国人民大学 周航屹

 文章以出版史视角考察《文选》的出版语境、成书过程、编排考量、传播情形和实际效应,旨在理解党的新闻工作一部“指导性著作”的完整意涵,并揭示毛泽东新闻思想与新时期“新启蒙”意识争夺文化领导权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点评:本文从出版史的视角考察《文选》的成书过程、出版语境等要素,分析细致精要,文章结构完整、观点得当。但在“实际效应”部分缺乏一些史料论证,文章论证中未能体现出其“传播效果”,建议增加相关说明。



 在逐篇点评后,薛宝琴副教授对本组同学论文的优点予以肯定。薛宝琴副教授指出,本组同学的论文在中国新闻传播学学术渊源的探寻等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尝试。总体来说,同学们的论文体量大,完成度高;涉及现实热点议题的论文,基于新闻传播的理论,视角具有学理性、逻辑感;许多文章思路和视角新颖,具有启发性。同时,薛宝琴副教授也指出了同学们论文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论文的结论章节有所欠缺,略显可惜,建议抽象、概括本质和规律性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充实。



 论坛尾声,赵国宁老师总结建议同学们在未来的论文写作中对照指导意见,将文章再提炼凝缩,扩充丰富。至此,第十一届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分论坛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