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学术活动

传播大讲堂回顾 | 第三十九期:理解智能媒介:拟人、非人和后人类

来源:传播研究院;时间:2021-09-20

714日上午,由传播研究院主办的传播大讲堂第三十九期在腾讯会议举行。本次讲座由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磊教授主讲,讲座主题是“理解智能媒介:拟人、非人和后人类”。传播研究院刘楠老师担任本次讲座主持人。


主讲人张磊教授


主持人刘楠老师


01人工智能与传播媒介的相遇

张磊教授以生动平实的语言,由浅入深地展开了智能媒介的演讲主题。他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与传播媒介的相遇,运用大量新近案例,介绍了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界的应用。

  

他以智能新闻的概念作为统领,介绍了智能媒介在新闻采集、新闻制作、新闻分发以及新闻消费四个环节所带来的新变化。比如无人机、传感器和多迅道云台技术带来的新闻采集改变,再如机器人写作在经济类和体育类新闻制作中的应用尝试以及个性化推荐带来的新闻分发变革。


智能新闻部分的框架


02人工智能的“生命性”

讲座的第二部分是有关“人工智能的‘生命性’”讨论。张磊教授以著名的科幻电影《人工智能》引入,对电影中的人工智能与人的关系进行了剖析,强调人类对待人工智能的态度其实折射出人与人之间的内在关系。人类认识人工智能物要基于其物的属性发现其与人的联系和区分。

  

张老师还讲述了自己进行调查访谈时收集到的一手资料,深入现代家庭的智能化家居应用体验,还以智能音箱为例分析其“家庭成员”的身份与家的生命政治。


智能设备在现代家庭中的身份分析


03解析三个中国古代语言场景

之后,张磊教授带领听众展开理论联想,别出心裁地为我们解析了三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场景中蕴含的人对智能媒介认知。

一是“始作俑者”。从古代的始作俑者到今日的人工智能开发,媒介变成了生存媒介,人类试图通过以物拟人来延续生命。

二是“偃师造人”。张老师引入这一场景分析人对机器人的“非人”认识,提出一个问题,即在人工智能时代,物质性不仅仅意味实物,更涉及数码存在和算法存在,这种差异是否构成了类似“甲虫盒子”一般的无法逾越的交流沟壑?

三是“庄周梦蝶”。它向我们提示了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为我们提供了分析AI给人类带来变化的一些思路。


偃师造人故事中蕴含的“非人”思考


04讨论交流

最后,张磊教授总结:传播与媒介研究需要拓展自己的想象力,从而打破固化的关系,走向新的解放。在本次讲座的讨论环节,老师和同学们在云端积极互动,针对人工智能的一些问题进行提问与交流,例如未来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和新趋势、智能机器人会否形成新的智能生态、智能化对人的影响等。

  

讲座加深了大家对智能媒介的了解,把有关数字时代人与智能媒介关系的思考推向了深入。




文图:林雅璇

编辑:林雅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