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学术活动

传播大讲堂回顾 | 第三十七期:慢从何来、断在何处?——从手账的物质性反思数字断联

来源:传播研究院;时间:2021-09-20

79日下午,由传播研究院主办的传播大讲堂第三十七期在中国传媒大学42号楼120教室举行。

  

本次讲座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袁艳教授主讲,讲座主题是“慢从何来、断在何处?——从手账的物质性反思数字断联”。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张磊教授担任本次讲座主持人。

  

主讲人袁艳教授


主持人张磊教授


01作为“慢媒介”的手帐

袁艳教授首先讲述了中国新世代的手账文化从兴起到形成产业的过程。袁老师直言,做这份研究的初衷,是试图解决自己在智能媒介日常使用中产生的“数字焦虑”问题,并关注如何从媒介研究的角度去理解手账。袁老师将手账视为一种“慢媒介”,主张在打破新旧之分、虚实之分、主客之分的二元对立基础之上,来对这一概念进行祛魅。

  

在引入了深度媒介化、新媒介的语言以及再中介化三个理论概念进行文献梳理之后,袁老师提出了自己的三个研究问题:


手账究竟是一种什么媒介?

手账本距离数字技术究竟有多远?

手账之慢究竟从何而来?


02手账背后的深层关系

袁艳老师在研究中采用了物质话语分析的方法,从物品或实践两个方面对数字时代条件下手账的技术内涵和社会话语进行分析,通过产品和广告分析、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

  

袁老师认为,手账是作为一种媒介组合而存在,其核心层是纸、笔、胶带等文具,而外围是“手账er”使用手机、电脑、打印机等数字设备以及利用社交平台进行手账信息分享等一系列实践。手账文化是与网络空间高度融合的一种产物,做手账不等同于传统方式的写日记,它融合了团购、分享、打卡、逛集市等多种身体实践,是新旧媒介数字时代相互融合转化的结果,而非传统文化的回归。

  

袁艳老师指出,人们从手帐中所感知到的“慢”和“断”并非来自纸和笔的固有属性,而是传统书写技术的某些物质性或“痕迹”在数字技术条件下特定的技术和文化实践“再中介化”的结果,其背后是技术之间、人与技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的生成和转化。


03讨论交流

在讨论环节,在场老师和同学们针对论文写作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提问与互动,例如“手账”和“手帐”的区别,三个研究问题的关系,手作手账本和电子手账本的特点差异等等。通过手账这样一个案例,大家对数字时代的“慢媒介”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


同学提问




文图:何雨

编辑:林雅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