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领导
行政领导
党委领导
行政机构
学者风采
二级教授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副编审
讲师/编辑
学生培养
学位管理
毕业设计
IMIC项目
Communication studies PhD
学术研究
学术活动
学术成果
学术资源
党群工作
国际合作
国际学术交流
国际访问学者
国际交流管理
学者风采
二级教授
教授/研究员
副教授/副研究员/副编审
讲师/编辑
雷跃捷
雷跃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院长兼舆论研究所所长。1982年毕业于湘潭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先后于湖南人民广播电台和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从事新闻采编和研究工作;1985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攻读新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2003年在本校攻读新闻学博士研究生,获文学博士学位。2013年12月-2014年9月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作高级访问学者。雷跃捷教授是国内知名的新闻传播学学者,多年来致力于新闻学和舆论学领域的研究,在投标课题领域内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积累了大量研究素材和成果。担任的学术职务包括: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新闻学概论》编写组首席专家;“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审议委员会”委员(新闻学唯一的委员)(2014年—现在);教育部聘任的国家教材局专业委员会专家,(2017年聘任)“高等学校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0-2005)、副主任委员(2005-2010);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两届);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全国新闻学研究分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华东师大、华南
陈卫星
陈卫星,四川成都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1.主要经历: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研究生。1988年被国家教委公派赴法国留学,1994年在法国司汤达大学获得信息传播学博士学位,1994-1996年任巴黎《欧中经贸》杂志主编。1997年回国任教于广州暨南大学新闻系,2000年到中国传媒大学任教。2005年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赴欧洲担任国际传播客座教授,2009-2010年欧盟高校联合体伊拉斯莫斯世界项目(ErasmusMundusProgramme)访问教授,2014年法国洛林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委员会(国家二级学会)创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特聘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讲座教授。曾出任2009年连州国际摄影节总策展人,担任多个国内大型摄影艺术展览活动学术委员会委员。2.研究领域:传播学基础理论、符号学、媒介文化研究、视觉传播、国际传播。3.代表性著作:专著《传播的观念》(2004/2008)译著《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2001/2005)《普通媒介学教程》(2014)
刘燕南
刘燕南教授、博士生导师,传播研究院受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智能传播、网络舆情。发表论文《从“受众”到“后受众”:媒介演进与受众变迁》《内容力、传播力、互动力——电视节目跨屏传播效果评估体系创新研究》等百余篇。出版著作《电视收视率解析》《电视传播研究方法》等9部。主持或参与项目“中国华语电视在海外受众中的传播效果研究”“美国华裔新生代认同建构研究”等50余项。一、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中文:1.内容力、传播力、互动力——电视节目跨屏传播效果评估体系创新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年第41期,15-21页。2.从“受众”到“后受众”:媒介演进与受众变迁。新闻与写作,2019年第3期,5-11页。3.互联网原生广告中隐私悖论的嬗变与规制。当代传播,2019年第6期,84-87页。4.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中文国际频道改版及节目创新的观察与评析。电视研究,2019年第12期,16-19页。5.探寻海外华语观众的变化轨迹——基于央视中文国际频道2013—2017年海外观众调查的分析。中国电视,2018年第11期,62-68页。6.国际传播效果评估指标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3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1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