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晚,传播研究院举行了第二期青年读书会。本期读书会的主题是“关于论文写作这件事”,来自传播学、传媒教育等专业的部分研一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读书会的目的是帮助研究生了解硕士论文写作规范及观念。硕士生曹泽熙,博士生黄冬、车玥应邀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分享了他们各自完成优秀学位论文的经验。
2013级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屈国超作为导读人,对《党报国家化研究:从<人民日报>评论切入》(清华大学2013年校级优秀学位论文)一文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就自身的见解与疑问同论文作者曹泽熙进行了交流,在回应疑问的过程中,曹泽熙就文章的基本概念、立意、方法和写作过程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车玥(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大众传媒对灾民心理安抚的效果分析》作者)和黄冬(上海理工大学2011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从“中国达人秀”解读当下中国媒介文化特征》作者)分别结合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进行了导读发言,并在答疑解惑和思想交流的过程中,对研一学生在论文写作方面提出了建议。
最后,来自传播学理论传播和媒介素养方向的胡笑红、高原两位同学,对参加本次读书会活动的收获从“开阔视野、厚积薄发、研究方法、学术规范、学术伦理、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文:胡笑红、龚伟亮 图:龚伟亮

此次读书会的目的是帮助研究生了解硕士论文写作规范及观念。硕士生曹泽熙,博士生黄冬、车玥应邀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分享了他们各自完成优秀学位论文的经验。
2013级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屈国超作为导读人,对《党报国家化研究:从<人民日报>评论切入》(清华大学2013年校级优秀学位论文)一文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就自身的见解与疑问同论文作者曹泽熙进行了交流,在回应疑问的过程中,曹泽熙就文章的基本概念、立意、方法和写作过程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车玥(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大众传媒对灾民心理安抚的效果分析》作者)和黄冬(上海理工大学2011年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从“中国达人秀”解读当下中国媒介文化特征》作者)分别结合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进行了导读发言,并在答疑解惑和思想交流的过程中,对研一学生在论文写作方面提出了建议。
最后,来自传播学理论传播和媒介素养方向的胡笑红、高原两位同学,对参加本次读书会活动的收获从“开阔视野、厚积薄发、研究方法、学术规范、学术伦理、时间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文:胡笑红、龚伟亮 图:龚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