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1日下午,传播研究院第十期青年读书会在42号楼一层资料室举行。本次读书会的主题为“一起来做高考题暨小小说的阅读”。今年重庆高考语文阅读题《东坛井的陈皮匠》原作者、著名作家何晓女士应邀参加。来自传播学、舆论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等专业的十余名博士生、研究生以及留学生参与了此次活动。本次读书会由龚伟亮老师主持。大家从重做高考试题开始,重温高考回忆,分析该篇小小说的艺术特色与精神主旨,就小小说这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展开深入探讨,并交流了有关小小说的阅读和创作体会。

部分与会人员合影
在简短的自我介绍之后,参加读书会的学生首先用20分钟的时间饶有趣味地重做了《东坛井的陈皮匠》的高考题,由主持人公布答案并进行自判。随后,特意由传媒教育专业的硕士生黄维同学以四川话朗读此文,引发大家对文本语境和语言雕琢的讨论。同学们针对高考题目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向原作者何晓老师寻求答案。
读书会的下半场,导读人、新闻传播学部硕士生周婷从短篇小说阅读经验、与导师共同完成报告文学的写作经验两个角度,分享了对以小小说为代表的各类文学作品的阅读感悟,并结合自身关注的女性文学话题做了深入介绍。新闻传播学部硕士生何双龙从影视纪录片拍摄的角度表达了对文字文本重要性的认同,传媒教育专业的硕士生黄维则从以往阅读经验中选取了《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和《陈小手》作为推荐作品。何双龙、石宪峰、田扬等结合自身体会对读书会进行了总结。
最后,何晓女士结合自身写作经验,指出作家应该写“熟悉的东西”,把熟悉的东西写精、写透彻。另外,她还指出小小说最重要的三点在于“立意”、“语言”、“故事”,并认为后两者尤为重要。此外,何老师认为小小说也是打磨和提炼语言的好方法,有了小小说的历练再来驾驭其他文学体裁就会水到渠成。
本次读书会呼吁同学们多阅读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持续了两个半小时的此次读书会在热烈和愉快的交流氛围中圆满结束。
(文、图:黄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