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新闻

传播研究院举办2019年上半年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总结会

发布时间:2019-07-25浏览次数:1363

2019年7月18日,传播研究院在42号楼一层北侧会议室举办2019年上半年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总结会。传播研究院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和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了会议。


传播研究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负责人黄典林副教授向与会老师介绍了《传播研究院国际交流与合作管理细则》,对教职工因公出国出境访问、学生出国出境交流、国际学者来访、国际交换生管理以及申办国际会议的详细办事流程、管理规定和具体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


黄典林副教授介绍管理细则


2019年3月以来,为了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际交流与合作对科研和人才培养国际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传播研究院依据学校相关文件精神,从本院实际出发,制定了院内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管理细则。


根据细则要求,传播研究院教职工完成因公出国出境访问任务后,应在院内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参会总结和学术成果报告。本次会议上,黄典林副教授、何兰教授、薛宝琴老师和贾乐蓉副教授分别代表各自所在的2019年上半年执行因公出访任务的团组进行了报告。


黄典林副教授就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师生代表团一行五人赴巴黎第三大学参加第十五届国际博士生学术研讨会和暑期学术工作坊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此次出访团由黄典林龚伟亮两位老师和三位国际博士生构成。两位老师在不同环节发表了主旨演讲,并主持和点评了不同主题的学术工作坊。传播研究院三位博士生在不同主题环节报告了自己的研究课题。此外,此次出访的另一个成果是推动了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与巴黎第三大学传媒学院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关系。在学术活动间隙,两位老师与巴黎三大国际合作部门负责人、传媒系教授和即将于今年秋季学期来我校攻读博士学位的法国学生进行了会面。双方决定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推动双学位博士生项目的合作。


传播研究院赴巴黎三大师生代表团


何兰教授就自己赴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参加“一带一路”为主题的“中国与世界研究”国际学术会议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汇报。在保加利亚期间,何兰教授作为为数不多的中国参会者参加了一系列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会上,她发表“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成果及其前景展望》的演讲;在“‘一带一路’倡议与中-东欧合作”“中保建交70周年”保加利亚汉语教学与研究现状”“中欧跨文化交流”等不同主题的研讨活动中,何兰教授分别参与了相关讨论并做主题发言。参会期间,何兰教授还访问保加利亚国家电视台、保加利亚通讯社、索非亚新闻社等主流媒体,与其员工进行交流


何兰教授就参会情况进行汇报


薛宝琴老师就自己参加美国流行文化协会2019年会议的情况进行了总结报告。参会期间,她参与了流行文化研究史、亚洲流行文化研究、人口迁移中的边缘文化研究等不同主题分会场的学术讨论活动,并了题为《中国流行文化传播中的真人秀节目与身份认同》的发言。她在报告中详细说明了这一研究主题的特殊语境,对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源流、类型化和当代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报告。


薛宝琴老师就参会情况进行汇报


贾乐蓉副教授就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代表团一行三人赴西班牙康普斯顿大学参加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IAMCR)2019年会及“中国对话世界:国际传播的新动能”会前会的详细情况进行了汇报。在主题为“中国对话世界国际传播的新动能IAMCR前会上,刘燕南教授做了题为“中国电视海外传播情况综述”的发言,贾乐蓉副教授做了题为“中国与俄罗斯:国际传播的新模式”的发言,李汇群副教授做了题为“两种理论视角下的移动音频研究”的发言。在IAMCR正式会议期间,刘燕南教授“受众分析”组做了题为“对央视四套海外传播效果的长期研究”的发言,贾乐蓉副教授“后社会主义与后威权主义传播”小组做了题为“中俄新闻传播的历史考察”的发言。会议期间,她们还参与了与数字技术有关话题的组别讨论,了解了当前国际前沿的研究趋势。

  


传播研究院赴IAMCR国际研讨会团队合影


在四位老师发言之后,传播研究院院长、副书记李舒教授做总结发言。她充分肯定各位老师的学术报告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希望参会老师能把这些成功经验转化为国际化学术成果,与世界一流学者建立合作关系。她最后强调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是传播研究院各项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全体教职工配合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公室的管理工作,共同推动传播研究院科研和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走向一个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