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雷跃捷教授在2021年第3期《当代传播》发表《党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基石》一文。现学院公号进行推送,以飨读者。
党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基石
雷跃捷 高永亮
# 内容摘要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新闻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原理与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新闻工作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和确立了包括“坚持党性原则”、“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等基本原则在内的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党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基石。坚持党性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有力和最持久的坚守、是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基本方针最准确的阐释、是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基本原则最根本的认识、是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壮大的最重要的经验。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
党性原则
作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征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原理与中国新闻事业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和确立了“党性原则”、“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等一系列基本原理和原则。这些基本原理和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党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基石。
一、坚持党性原则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有力和最持久的坚守
党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最关注的问题之一。17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论述了党性问题。1863年1月2日,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说:“在巴黎,在社会党内,党性和团结精神仍然占着统治地位。”[1]1845年,恩格斯在其摘译的傅里叶手稿《傅立叶论商业的片断》结束语中,批评德国的“绝对的社会主义”内容贫乏透顶,“而实际上对于政治经济学和现实的社会却茫然无知”,“这种社会主义由于自己的理论没有党性、‘思想绝对平静’而丧失了最后一滴血、最后一点精神和力量。”。[2]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系统论述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但他们在长期报刊实践中提出了关于报刊党性的一些基本问题,也讨论过报刊与政治、报刊与政党的关系,形成了对报刊党性原则的初步认识。1849年1月15日,马克思在科伦工人联合会委员会会议上提出,联合会机关报要“真正代表联合会的利益,并根据我们党的精神进行编辑工作”。[3]恩格斯也曾指出:“党刊的任务是什么呢?首先是组织讨论,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驳斥和推翻敌对党的妄想和论断。”[4]
列宁对报刊党性原则做了较为深入的阐述。他在1905年11月13日发表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提出,“出版物应当成为党的出版物”,“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应当提出党的出版物的原则,发展这个原则,并且尽可能以完备和完整的形式实现这个原则”。[5]
他进一步指出:“党的出版物的这个原则是什么呢?这不只是说,对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写作事业不能是个人或集团的赚钱工具,而且根本不能是与无产阶级总的事业无关的个人事业。无党性的写作者滚开!超人的写作者滚开!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整个无产阶级事业的一部分,成为由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6]
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党性原则,并在新闻实践中不断强调、坚持、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就开始重视舆论宣传工作。重视党的报刊的党性原则。1921年中共一大通过的“决议”指出:“无论中央或地方的出版物均应由党员直接经办和编辑。任何中央地方的出版物均不能刊载违背方针、政策和决定的文章。”[7]
延安时期,为解决党报的党性原则薄弱的问题,延安日报开展了整风改版运动。1942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指出:“报纸是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最有力的工具”,强调“报纸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政策,反映党的工作,反映群众生活,要这样做,才是名符其实的党报,如果报纸只是或者以极大篇幅为国内外通讯社登载消息,那末这样的报纸是党性不强”。[8]
1942年9月22日,经过改版的《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党与党报》指出,“报纸是党的喉舌”,“一切要依照党的意志办事”。[9]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多次强调,“务使通讯社及报纸的宣传完全符合于党的政策,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10],“各地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11]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历任领导人高度重视并进一步强调新闻工作要坚持党性原则,党性原则的内涵不断丰富。毛泽东同新华社社长、《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谈话时提出:“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12]这是对由革命时期转入建设时期的党报宣传工作坚持党性原则的新要求。
改革开放时期,为加强党的基本路线宣传,邓小平提出:“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13]江泽民指出,“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14]胡锦涛强调,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15]
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党的意志,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要确保在新闻实践中贯彻和坚持党性原则,必须首先坚持和加强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换言之,坚持和加强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是新闻事业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和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出发,结合时代发展及媒体格局、舆论环境的变化,对党性原则的内涵做了新的阐释。他指出,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16]他强调:“报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的所有工作都必须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17]除了党直接掌管的媒体,习近平进一步提出把各级各类媒体都置于党的领导之下,让党管媒体的原则适用所有媒体。“不能说只管党直接掌握的媒体。党管媒体是把各级各类媒体都置于党的领导之下,这个领导不是‘隔靴搔痒式’领导,方式可以有区别,但不能让党管媒体的原则被架空。”[18]他特别强调对互联网等新媒体的管理,提出把党管媒体原则贯彻到所有新媒体平台和所有相关从业人员。“要把党管媒体的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都要纳入管理范围,所有新闻信息服务和相关业务从业人员都要实行准入管理。”[19]习近平这些论述将党管媒体原则覆盖了党直接掌管的媒体和不是由党直接掌管的媒体、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以及各级各类媒体渠道和传播平台及所有相关从业人员,使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内涵在新的媒体环境和舆论格局下得以丰富和发展。
二、坚持党性原则是对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基本方针最准确的阐释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方针是在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实践中逐步确立的,首先在文艺工作领域提出。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时说:“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20]在谈到“文艺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时,他说:“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21]这个讲话确立了党的文艺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的基本方针。
邓小平说:“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22]1980年7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最近,党中央提出,我们的文艺工作总的口号应当是: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3]在这个时期,党中央正式提出并确立文艺的“二为”方针。
1989年11月28日,江泽民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同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出版等事业一样,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具体发展规律,但是它们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组成部分,都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24]
胡锦涛指出:“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25]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谈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时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26]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是中国共产党党性原则的重要内容。将这一宗旨落实到新闻实践中,形成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用报纸联系群众”、“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等新闻事业基本原则。换言之,这些基本原则是党性原则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在新闻实践中的反映和体现,拓展和延伸。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
邓小平指出:“办好报纸有三个条件:结合实际、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江泽民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
胡锦涛指出,“服务人民,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根本标准” 。
习近平提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27]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党在当前的任务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作为党的事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事业当然也要为社会主义服务。因此,“二为”方针一方面体现为党性原则和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对新闻事业的外在要求;另一方面,新闻事业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承担着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引导舆论及服务社会的功能和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讲,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又是党性原则对新闻事业的内在规定。坚持党性原则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前提和理论基点,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党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三、坚持党性原则是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基本原则最根本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新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各项基本原则,包括“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和把握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规律”等。在新闻舆论工作所有原则中,坚持党性原则是最根本的原则,是所有原则的源头、根基和主干,其他原则都是党性原则的具体反映、体现、延伸和拓展。
1989年11月25日,李瑞环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办的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新闻报道必须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循的一条极其重要的指导方针”,“坚持这个方针,就是要准确、及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主流,让人民群众用创造新生活的业绩教育自己,形成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28]
正面宣传为主就是指准确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事求是反映现实社会积极、主流的一面。这是党性原则在新形势下新闻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正面宣传为主”后来进一步发展为“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习近平指出:“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29]“一方面,我国社会积极正面的事物是主流,消极负面的东西是支流,要正确认识主流和支流、成绩和问题、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集中反映社会健康向上的本质,客观展示发展进步的全貌,使之同我国改革发展蓬勃向上态势相协调;另一方面,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激发全党全社会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30]
习近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阐释了正面宣传为主方针的内涵和实质,即通过客观反映社会积极、正面的事物,同时正确认识和处理主流与支流、成绩与问题、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激发全党全社会力量进行伟大斗争,这本身也是新时代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内在要求。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的新闻事业基本原则之一。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样的导向才是正确的导向。
毛泽东提出过“舆论一律”和“舆论不一律”,不同条件、不同范围的“一律”、“不一律”都是一种舆论导向。
邓小平指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31]他强调新闻舆论要维护安定团结,显然是对舆论导向提出的要求。
江泽民指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要造成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舆论;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舆论;有利于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而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舆论;有利于人们分清是非、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的舆论;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心情舒畅、社会政治稳定的舆论。”[32]
胡锦涛指出“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巩固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努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33]
习近平认为最重要、最根本的导向是要做到“四个有利于”,即“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34]
这些论述表明: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幸福,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舆论,这些都是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性原则对新闻工作的要求,是新闻工作坚持党性原则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也是中国共产党党性原则的核心内容。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精辟地阐释了实事求是与中国共产党党性的关系:“这种态度,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这种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践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35]实事求是在实践中体现为各项工作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不断探索、发现、掌握和运用客观事物基本规律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与其他所有工作一样,新闻舆论工作有其自身规律。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新闻实践中逐步探索、发现、尊重、掌握并运用“新闻的本源是事实”、“用事实说话”、“坚持新闻的真实性”“讲求新闻的时效性”等一系列新闻规律。可以说,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史就是不断探索、发现、尊重、掌握和运用新闻规律从而在新闻事业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深化对新闻事业规律认识的历史。
1925年12月5日,毛泽东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中说:“我们反攻敌人的方法,并不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革命工作的事实。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东内哄’。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36]这就是在强调坚持新闻真实性规律,强调事实胜于雄辩。
邓小平指出“一方面是要我们对宣传工作的成绩和缺点做出清醒的估计,另一方面是要我们今后的宣传工作能够适应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的要求”。[37]他强调新闻实践要根据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适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不断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
江泽民指出:“新闻的真实性,就是要在新闻工作中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坦率地指出新闻工作的阶级性和党性原则,因为我们新闻工作的阶级性和党性同新闻的真实性是一致的。”[38]这里谈到了新闻真实性的本质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实践中的要求和体现。
胡锦涛谈到“要善于把握新闻传播规律”[39],“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4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多次直接提到“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41]、“运用网络传播规律”[42]、“尊重新闻传播规律”[43]。
四、坚持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壮大最重要的经验
党的历史上新闻事业发展面临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或重要转折点,党性原则都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批评当时的延安《解放日报》“不是党报,而是社报”,是在为外国通讯社做“义务宣传员”[44]。1942年,党中央对《解放日报》进行改版,核心就是要增强该报的党性。改版后,《解放日报》版面内容注重本地新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显著加强,文风也变得清新、朴实、活泼、生动,逐步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最重要的舆论阵地之一,对宣传党的主张、路线、方针和政策,团结和教育群众及推动革命斗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中国新闻史上办得最好的报纸之一”[45],在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史乃至整个党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纠正部分地区新闻宣传中比较严重的“左”的偏向,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毛泽东、刘少奇分别发表了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和《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这两个谈话提出和进一步确立的“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旗帜鲜明地坚持真理”、“马克思主义记者应具备的条件”等一系列主张和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闻事业党性原则,为纠正新闻宣传中“左”的偏向进而使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更好地适应新的革命形势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也为今后党的新闻工作中进一步坚持、丰富和发展党性原则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进一步坚持新闻事业党性原则,更好地发挥新闻事业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作用,中共中央先后通过《关于在报纸刊物上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针对当时全国报纸工作中存在的党性不强、联系人民群众不够、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的不经常和不充分等问题,提出从“加强理论宣传”、“加强党的生活的宣传”、“加强经济宣传”、“加强国际问题宣传”、“加强评论”等方面改进报纸工作。[4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尽快适应“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需要和实现社会政治安定的需要,198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要求报刊、新闻、广播、电视“必须严格按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传”,“认真进行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宣传”,“大张旗鼓地宣传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精神文明”,“正确处理表扬和批评的关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正确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加强组织纪律性”[47]。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并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新闻宣传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事实求是,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48]“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4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兴媒体技术蓬勃发展,媒介环境、传播格局、舆论生态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新闻事业发展面临新问题、新矛盾、新形势。
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次会议和这个文件通常被视为国家层面正式开始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标志。2018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提出具体要求。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重要讲话。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50]
在媒体融合的新形势下,党中央在坚持和强调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方针和要求。在党中央的号召和要求下,以“中央厨房”、“媒体大脑”、“智慧广电”为代表的媒体融合实践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也迅速推进,“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有1536个县(市、旗)建设融媒体中心,覆盖率近82%”。[51]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强调坚持和加强党性原则并在新闻实践中将党性原则加以贯彻和体现,使新闻事业党性不断增强,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在新闻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党性原则的认识。这种良性循环推动新闻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党的新闻事业在当代的发展进入了辉煌时期。
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全国报纸出版种类188种,总印数140.40亿份,期刊出版种类2191种,总印数11.20亿册[52]。2019年,全国报纸种类为1851种,总印数为317.60亿份,期刊种类10171种,总印数21.90亿册[53]。1978年,全国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只有125座,1982年全国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64.1%和37.3%[54]。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共批准设立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591个,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13%和99.39%[55]。2017年,新闻类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时长分别达297.33万小时和271.85万小时,分别是1984年的30倍和353倍。2017年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6070.21亿元,比1982年增长了685倍,年均增长率超过20%[56]。2019 年,中国传媒产业总规模达 22625.4亿元[5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媒体数量和种类、新闻内容数量和质量、传媒产业规模都大幅攀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显著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反复证明,坚持党性原则是新闻事业发展壮大的前提、基础和动力,背离党性原则或党性不强会导致新闻事业发展受挫、停滞甚至倒退。
结语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原理与中国新闻事业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逐步形成和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经过历史和现实的实践检验和证明,党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百年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就是在坚持、巩固、增强党性原则中不断发展壮大,党性原则也在新闻事业实践中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历史的经验表明: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增强、丰富和发展党性原则,这是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安身立命之本。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05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57页。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687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00页。
5. 《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3页。
6. 《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3页。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8.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126页。
9.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55页。
10.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54页。
11. 《毛泽东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页。
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华通讯社编:《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2014年版,第271页。
13.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2页。
14. 《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一九九六年九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1996年10月21日第1版。
15. 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08年6月20日)》,《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第4版。
16. 习近平:《坚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212页。
17. 习近平:《坚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213页。
18. 习近平:《坚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214页。
19. 习近平:《坚持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214页。
20.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8页。
21.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5-856页。
22.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1页。
23. 《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人民日报》1980年7月26日第1版。
2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97页。
25. 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08年6月20日)》,《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第4版。
26.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1页。
27.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6页。
2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64页。
29.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86页。
30.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86-187页。
31.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5页。
3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4页。
33. 《胡锦涛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3页。
34.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85页。
35.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
36. 《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页。
37.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3页。
3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03页。
39. 《胡锦涛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63页。
40. 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08年6月20日)》,《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第4版。
41.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强调 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 群策群力把各项改革工作抓到位 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人民日报》2014年8月19日第1版。
4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98页。
4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31页。
44. 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49页。
45.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70页。
46. 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中)》,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319-322页。
4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37-643页。
4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9页。
4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61页。
5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二〇二〇年十月二十九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第1版。
51. 赵承、霍小光、张晓松、罗争光、林晖、王思北:《彩云长在有新天——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纪实》,《人民日报》2020年1月3日第1版。
52. 国家统计局官网:https://data.stats.gov.cn/search.htm?s=1980年报纸出版
53. 国家统计局官网:https://data.stats.gov.cn/search.htm?s=2020年报纸出版
54.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官微“国家广电智库”:https://mp.weixin.qq.com/s/G07R38FtlZiCS6wXAxnWAA
55.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编著:《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20)》,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20年版,第187页。
56.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官微“国家广电智库”:https://mp.weixin.qq.com/s/G07R38FtlZiCS6wXAxnWAA
57. 崔保国、徐立军、丁迈:《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4页。
作者雷跃捷系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
作者高永亮系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