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研究院新闻

第十一届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 国际学术研讨会

来源:传播研究院;时间:2023-03-10

11月26日下午,来自陕西师范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苏州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郑州大学等8所高校的12名论文入选者参加了分论坛“信息传播与智能社会”。本次论坛由苏州大学张梦晗副教授担任点评专家,中国传媒大学丁岩妍老师担任主持


分论坛三“信息传播与智能社会”合影


《中老年电视婚恋交友节目叙事分析》

陕西师范大学 杨忠杨  西安邮电大学 石超林


婚恋交友类节目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愈发呈现出多元化的内容,随着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作为生活服务类节目领域的中老年电视婚恋交友节目蓬勃发展,也显示了极为重要的社会价值。由于老龄化严重、婚姻正向作用、受众忠诚度、求偶渠道匮乏等多方面原因,中老年电视婚恋节目得以发展;通过梳理分析,发现全国各省市共有15档相关节目,呈现出数量较少、形式固定、发展命途多舛等特点;并结合叙事学的理论,对不同播出形式的典型节目从叙事者、叙事时空等角度进行解析,以便提供更多探析思路,进而推动中老年婚恋节目的健康发展。


专家点评

石超林同学和杨忠杨同学的这篇论文很具备现实关怀,他们看到了当今社会“未富先老”的问题。但不同于一般的老年传播研究,他们聚焦了一类特殊的研究对象,即中老年电视婚恋交友节目。中老年群体是电视节目的主要受众,这样一来,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就匹配了。文章还有进步的空间:首先,入题可以更快,第一部分要简洁明了地提出问题。其次,结构安排要优化,第二部分对于现状的描述过多,全文的重心应如题目所述那样,落在叙事分析部分。最后,第三部分对于不同类型婚恋交友节目的分类和观点化凝练,应更加鲜明。


《直播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创设集体记忆的新仪式空间》

苏州大学 孔一诺


本文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直播为研究对象,探究作为纪念性公共艺术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如何通过仪式直播创设新的仪式空间,并展开集体记忆的建构。研究发现,在仪式直播的进程与直播内容的二次传播中,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符号性特征发挥着核心标识的作用,充分渗透于仪式直播的展演路径与媒介仪式的行动策略之中,激发和型塑着集体记忆中的民族情感认同与国家想象。由此,纪念性公共艺术连接了实体空间与数字平台的仪式空间,为集体记忆建构开辟新的语境,形成新的形式,产生新的内容。


专家点评

这篇文章选取直播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以物交往的方式来谈集体记忆中的仪式,角度比较新颖。从全文来看,如果能紧扣住标题中的两个要点——“直播中的”和“新仪式空间”,一以贯之,那么会更加出彩。前人研究过的,关于集体记忆的文章,应该作为文献回顾和论述的靶向存在,不要过多地在论文观点中重复,这样一来就冲淡了该论文的价值。


《唤起与再造:纪录片中的“双奥之城”形象建构探究》

中国传媒大学 刘婉


随着冬夏两届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媒介如何建构北京“双奥之城”城市形象成为后奥运时代城市传播的多样化挑战之一。本文厘清了城市、奥运和“双奥”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包含唤起与再造双重作用的“双奥之城”模版;而后以纪录片《双奥之城》为例,对其影像文本进行了剖析,认为其与理想模版的差异出于“价值互立”与“发展叙事”两种不同的解读视角,在此基础上将纪录片对“双奥之城”形象的作用定义为唤起而非塑造,并提出纪录片存在唤起不当的问题。进而,以双奥为主要变量,针对该纪录片提出了北京城市多元形象建构的价值平衡、“双奥之城”形象传播的真实性困局以及《双奥之城》共性与个性化解码冲突三点问题和改进之道。


专家点评

在奥运会的背景之下,对于《双奥之城》纪录片的研究十分应景。1. 文章主题词“再造”在全文的论述中若隐若现,可更加凸显。2. 文章既然要谈纪录片中“双奥之城”形象的建构,那么可以围绕形象建构来谈,不一定要在后半部分谈“症结与改进之道”,这会令文章内容涣散。3. 一些文字表述可以更加准确,例如摘要中的“以双奥为主要变量”,“变量”一词表述不当。


《病毒传播视角下短视频营销路径的探索分析》

中国传媒大学 宋昱晓


本文从病毒传播的视角出发,分析短视频的传播过程,以及在营销传播中发挥的作用,并试图探寻病毒传播对于短视频营销产生的影响。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理论基础以及研究问题的提出,第二部分简单描述病毒的传播过程,以及短视频与病毒的关联性。研究发现,“病毒”要素具有结构简单的特征,在传播的过程中一方面吸引用户的转发,提升病毒短视频的密度,使之面向更多的易感用户,另一方面激发用户的创作热情,并提供创作的模板,产生模仿与再创作,形成模仿趋势的扩散。最后,以病毒传播的思路进行衍生,从短视频营销的视角提出思考与探索的方向。


专家点评

文章较有创新地跨学科借用了SIRS模型,但宏观地谈短视频营销路径,往往会令论述乏力而难以深入。研究可以从 “短视频营销路径”转向“这种营销方式给用户带来了什么”,广告学中,大量关于用户的研究经典且方法全面,能为该文章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论媒介进化视域下裸眼3D在户外广告中的应用》

中国传媒大学 张斯充 马可欣


户外广告在媒介技术的支撑下经历了从静态图像到动态影像、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内容呈现、打破屏幕画框限制形成交互性的进化历程,人性化发展趋势使广告的传播效果不断向前技术时代的面对面交流效果靠拢,运用裸眼3D技术,利用播放屏幕及视觉错觉制造了立体效果,为路途中的行人带来逼真的三维空间视觉效果。户外广告借助裸眼3D技术不仅吸引了路人的关注,实现了宣传效益的迅速增长,而且为城市的景观带来新鲜养分,提升城市活力,更为实现三维影像的日常化应用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是智能传播时代视听传播的一种全新尝试。


专家点评

从题目来看,这应该是一篇偏实践性的论文,强调新技术在广告方式创新中的应用。文章抓住智能媒体时代广告的转向,这很好。但既然是谈应用,就不能停留在教科书式的总结,而要依据一手的,或者较新的田野材料,将经验材料落到实处再谈应用或许会发现更有新意的内容。


《身体的“整饰”与主体性的挣扎:在线健身平台直播课教练的审美劳动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 曾玲


在新冠疫情的催化下,居家健身风潮兴起,促进线上健身平台在中国迅猛发展。然而在数字平台的资本、运作机制和技术的介入下,健身教练的劳动模式也由此改变。本文从审美劳动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国内一家在线健身平台10名直播课教练和5名学员的的深度访谈,并在在该平台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参与式观察,发现平台在招聘和培训环节会要求教练锻造符合平台审美的标准化形象和秩序化风格。在网络直播技术和平台设计机制的影响下,教练们会运用塑造全体化身体景观、在自律中开展自我审美规训、扮演多重角色维系用户关系等策略遵循平台的规定进行身体的“整饰”,积极迎合平台用户对教练理想化身体属性的想象。在审美劳动中,教练们一方面培育出对自我身体美学价值的认同,但另一方面又在对抗平台时陷入深层的自我剥削,反映出劳动者在“劳—资—客”不对等的权力关系中主体性的挣扎。


专家点评

论文研究话题较为新颖,从情感劳动延伸到对审美劳动的观察,尝试对健身教练的劳动模式转变进行研究。经验材料较为丰富,方法使用得当。但也存在如下问题:1. 对论文核心概念“审美劳动”的界定不够深入,导致文章中的讨论游离在数字平台劳动、情感劳动和审美劳动之间。2. 核心观点“身体的整饰”和“主体性挣扎”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论述中应处理得更好,而不是简单地分而论之。


《数字交往的劳动化批判——以福克斯的数字劳动理论为视角》

福建师范大学 柴云超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平台的普及,人类交往已然迈入数字化时代,以社交媒体为核心中介的数字交往则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流交往方式与人们习焉不察的普遍生存状态。基于社交媒体数字交往之于数字化时代的基础性地位,当代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克里斯蒂安·福克斯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传统出发,以“劳动”为切口分析了数字化时代人类传播活动与交往结构,不仅在马克思的理论基础上揭示出数字化时代的人类交往作为“数字劳动”的面向,还进一步洞穿了数字交往的劳动剥削机制及其内在的劳动控制体系,从而明确了当代数字交往背后的资本主义剥削本质。


专家点评

论文从数字劳动理论出发,对数字交往的劳动化进行了批判,展现了作者很强的理论抱负。文章的标题“数字交往的劳动化批判”过于寻常,缺少观点性凝练,无法体现文章的创新性和视野,在标题中可以更直截敞亮地提出观点,而不是使用“劳动化批判”这一概括性的视角为题。文章能够反映出作者的思辨能力和文献基础,但在逻辑严密性方面还可加强。


《错位的“身体”与“身份”:虚拟偶像“中之人”之思》

中国农业大学 李晓霞


近年来,虚拟偶像产业迅速发展,其背后的“中之人”作为虚拟偶像的演绎者争议频出,从被忽视到受到大众关注,此类虚拟角色与其背后的“中之人”的复杂关系因此被重新审视。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和后人类时代的呼唤,关于“身体”的学术探讨重新回归于传播学视野。基于此现实与学术背景从身体与技术的视角探究中之人与虚拟偶像的关系与争议的产生,本文认为,“中之人”的实践跨越虚拟与现实,存在身份剥离、错位现象,其生产的价值因此难以界定,同时身体主体性受到技术制约,但也侧面印证了技术之下人类主体性的重要性,“中之人”的实践具有特殊性,在元宇宙的未来尚不明朗的今天,恰恰可以看作是虚拟与现实世界交错时人类身体与身份进一步发生改变的缩影,值得反思。


专家点评

论文选题较为新颖,从身体与技术的视角探究“中之人”的“身体”与“身份”。论文具备一定的理论价值,但在论证技术与人的关系时,又将论述落入了“中庸”的观点,对身体主体性的反思未能贯彻到底。


《永不消失的“记忆”:数字时代档案建构的功能与危机》

中国传媒大学 易茜


迫于人类生理机能的限制,人类大脑的记忆是建构与遗忘相互交替的体内记忆,这种交替性导致了人脑记忆的局限性。智能传播的数字时代,记忆的承载媒介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从人脑向机器转移,通过机器的技术介质使人脑记忆得以分门别类地永久保存,实现记忆的数字化存储。本文试图从档案媒介物质性所带来的权力交叠出发,从数字档案的功能与危机两方面,探讨数字记忆与数字档案的关系,以及二者对“数字档案人性”的建构问题。通过分析数字记忆对数字档案系统建构的影响,探究数字档案在重塑媒介记忆视域下的功能化意义,同时,结合集体经验与个体经验,分析数字档案对数字记忆乃至人类记忆发展的隐性风险。旨在为数字记忆的展演建构积极化“温床”,为数字档案的现实化生产提供有益借鉴,以期数字人的生存现状得到更多关注。




专家点评

论文从档案媒介物质性所带来的权力交叠出发,从数字档案的功能与危机两方面,探讨数字记忆与数字档案的关系,以及二者对“数字档案人性”的建构问题。选题较有深度,且能够与网络社会现实勾连。文献综述较扎实,论述完整,观点清晰。


《失焦与重构:区块链技术下社交媒体用户的隐私边界》

郑州大学 姜雪


隐私边界一直是隐私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但随着社交媒体中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途径等发生变化,用户的隐私边界逐渐变得模糊乃至失控。本文以区块链技术为背景,突破以往的中心化社交媒体分析思路,并结合传播隐私管理理论,来探讨社交媒体用户的隐私管理状态以及隐私边界变化。本文认为,区块链凭借“去信任”和“分布式”的技术优势,赋予了社交媒体用户自我主权的能力,一方面由于技术和社交环境本身的限制,加剧了隐私边界的冲突和失焦,另一方面又在技术赋能下,给予用户抵抗隐私管理秩序崩溃甚至重构原有隐私边界的能力。因此,“区块链+社交媒体”模式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隐私管理研究思路,用户不再是被建构的主体,这为隐私边界管理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专家点评

文章的话题具有现实意义,能够关注到块链技术下社交媒体用户的隐私边界问题,作为研究生,有前沿意识。但对于研究问题的提炼,可以更聚焦,目前偏描述性。同时,应增加研究方法的解释,以增强文章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张梦晗副教授认为,从这组文章中,能够看到同学们的问题意识、现实关怀和理论追求。主要议题集中在数字集体记忆、老年传播、智能广告实践和智能社会的技术变革。文章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很多样,反映出同学们的好学之心。本组的部分文章在理论回应方面也做出了有益尝试。研究生们在理论穿梭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


至此,第十一届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国际学术研讨会“信息传播与智能社会”分论坛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