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在中国传媒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祝贺和问候。9月26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上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内容。回信全文内容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传媒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在传播研究院广大干部师生、校友中引发了热烈反响。
传播研究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9月27日上午,传播研究院党委组织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传播研究院党委书记付长海、院长、党委副书记李舒、党委副书记赵丹、副院长李继东、组织员汪立宝、教师代表王京山等参会。
会议首先集体观看了《新闻联播》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报道《习近平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强调 突出办学特色 深化改革创新 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
在研讨环节,学习中心组成员围绕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展开深入讨论。与会成员表示,要切实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把总书记的指示转化为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奋力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代表学习心得
传播研究院党委委员 书记 付长海
在建校70周年之际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并现场聆听怀进鹏部长宣读回信,深切感受到作为中国传媒大学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责任。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是当前和今后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要切实把回信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到党建思政、教学科研、改革发展等各方面全过程,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要提高政治站位,迅速组织学习,深刻领悟回信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进一步增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担负培养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使命,着力打造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阵地。要突出一流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理论研究、人才队伍优势,深化改革创新,为构建新闻传播领域自主知识体系和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传播研究院党委委员 副书记、院长 李舒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仅为我国传媒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是我们做好传媒人才培养的行动指南。作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阵地,传播研究院一是要始终牢固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感,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传媒学子。二要牢牢把握服务国家战略的人才培养定位,立足行业前沿,不断优化、拓展学科方向。三是要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不断创新传媒人才育人模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努力建构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
传播研究院党委委员 副书记 赵丹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充分体现了他对党的宣传文化事业发展、对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高度关切。70年来,中传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行,学校的办学历史和文化基因影响着一代代青年学子。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学校发展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要把培养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作为重要目标,牢记嘱托、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中传人的优秀传统,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实际行动和高质量的工作成效,为中传发展贡献力量。
传播研究院党委委员 副院长 李继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传媒大学70周年校庆之际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我感到很震撼,同时也感受到了责任重大。如何把总书记的回信精神,落实到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日常管理当中是我们亟需回答的问题。总书记的回信指明了我们要培养的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要能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是我们人才培养的一个基本定位。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围绕新闻舆论工作的国家需求,行业需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求,培养高质量有特色的新闻传播人才。不断地对学科专业进行更新,使之适应现在的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
传播研究院党委委员 李智
在中国传媒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全体师生回信,强调突出办学特色深化改革创新,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传媒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为学校未来发展指明了新的发展坐标、行动纲领和使命任务。我们要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立足本职工作,更自觉地主动对接和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聚焦新闻舆论和国际传播研究领域,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升课题申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构建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
传播研究院组织员 汪立宝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具有深刻的内涵,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殷切期望,为中国传媒大学以及全国传媒类高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从立德树人、新闻舆论、办学特色、改革创新、教学科研等方面下功夫,培养更多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作为专职组织员应将党的建设作为本职使命,在立德树人的学生培养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学生中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培育样板党支部,努力提升党建工作水平,让党建工作带动全院工作蓬勃发展。
传播研究院编辑出版传播学教工党支部书记 王京山
在学校70周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重视,对中国传媒大学的重视。对学校和教师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从人才培养、提升办学特色、深化改革创新,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等各方面,给我们基层的一线老师都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我们要大力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要突出学科特色,改革创新,积极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更新科研模式、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传播研究院传播学教工党支部书记 李汇群
在学校70周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校师生回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和国家传媒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中国传媒大学的亲切关怀与殷切期望。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从多方面着手,加快、加强培养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坚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立场和方向;设置多元化的专业课程,使学生在广泛的知识领域内打下坚实基础;重视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更多技能;鼓励学生开展课题研究,举办各类竞赛活动,加强跨学科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传播研究院教授 王锐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让我倍感振奋,也为母校感到光荣和自豪!总书记的重要回信为中国传媒大学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提出了殷切期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传媒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一定不负时代、不负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母校培养出更多优秀毕业生,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传播研究院副教授 薛宝琴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对我校聚焦专业特色建设一流传媒大学提出了要求和期望,为我们指明了专业建设和理论研究的基本方向,作为大学老师,深感责任重大,决心以总书记重要回信为科研和教学的根本遵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党和人民培养更优秀的新闻传媒预备人才。
传播研究院副教授 杨石华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及其对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期许,是其《论教育》的具象化。在中国传媒大学70周年之际,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以学校党委书记廖祥忠教授“再迎‘冲顶’战”作为标尺,在“数字大航海时代”中积极落实学校的一系列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实现具有中传特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中传力量。
传播研究院副教授 陈文沁
在我校建校70周年之际,总书记给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令我深感振奋,倍受鼓舞。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更感到责任重大。我将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当中,聚焦新闻舆论工作需要,紧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围绕我校办学特色,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为谱写“教育强国,中传有为”新篇章贡献我的力量。
传播研究院副教授 王同媛
作为曾经的中传学子,如今的中传教师,在工作岗位上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的消息时,我深受鼓舞,也倍感责任。总书记的回信站位高远、意义深远,不仅为中国传媒教育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更为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我们要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新闻传播教育事业中去。我们要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为新闻传播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中传力量。
传播研究院师资博士后 张潇月
作为传播研究院编辑出版学科的年轻教师,总书记的回信让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感受到了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之重。躬逢其盛,与有荣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新闻舆论工作的需要,以实际行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出应有的贡献。
校友代表学习心得
2017级国际新闻学硕士
中国日报社总编室 吴燕博
作为传媒大学曾经的学子,看到总书记给母校回信的新闻,倍感振奋和鼓舞。作为新闻舆论战线、国际传播事业的一员,毕业7年来,一直牢记母校“立德、敬业、博学、竞先”校训和恩师们的谆谆教诲。感恩母校开放包容多元的学习交流环境,让我能够更加敏锐深刻地感知新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感恩传播研究院国际新闻学专业老师们的培养指导,让我在国际传播一线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兼顾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力争不负母校培育,更好地践行“弘道崇德、经世致用”。
2018级传媒教育硕士
河北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
党政办公室 陶凯伦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饱含期许,字字千钧,让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作为中国传媒大学的毕业生,与有荣焉。身处“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我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秉持“立德、敬业、博学、竞先”校训,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中彰显中传人的担当。
2011级国际新闻学硕士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杜萍萍
在母校建校70周年之际,中传各界师生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新时代传媒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全面融入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也需要从产学研角度实现新的价值共创。在新时期以多元化、多维度的视角让传播助力党和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坚定文化自信,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姿态迎接新的技术与产业变革。薪火相传70年,中传师生将继续开拓进取、与未来同行,在海内外传播领域实现更多突破。
学生代表学习心得
博士生第一党支部书记 王一淳
作为传播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对我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更坚定了我加入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伟大事业的决心和信心。作为一名传媒学子,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努力成为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立足新闻舆论工作需求,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博士生第二党支部书记 韩鹏飞
在中国传媒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我们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作为一名中国传媒大学的博士生,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认真仔细地阅读,备受鼓舞和启发。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党对传媒教育事业和新闻舆论工作的高度重视。我深感学习责任的重大,决心好好做个读书人,不辜负大学时光,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为党的传媒教育事业和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硕士生媒介素养、信息传播党支部书记 张淳
正值母校70周年校庆之际,聆听怀进鹏部长宣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作为中传学子,我无比激动。七十年来筚路蓝缕、勇毅前行,传媒大学始终将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自己的使命。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时代,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扎实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弘道崇德,经世致用”,接过一代代“小白杨”奋斗的接力棒,为党的宣传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我们的青春智慧与青春力量。
硕士生出版党支部书记 宋绿叶
恰逢中国传媒大学建校70周年,感到无比的幸运与幸福。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更是让每一位中传学子深感无上荣光。新时代的中传学子要坚守初心使命,挺膺担当。我们要敢于“挑担子”,能挑“重担子”,时刻践行“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中传校训,不忘来时路、奋进新时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传媒力量。
传播研究院学生团委副书记 刘蕊萌
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回信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吹遍了中传的每一个角落,也吹进了每一位师生和校友的心田。这份厚重的关怀与期望,不仅是对中国传媒大学过去七十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殷切希望与指引。作为中传的一员,我深感自豪与鼓舞。我们应珍惜这份荣誉与机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向新的征程。
2024级博士班班长 王朝洋
在中国传媒大学建校70周年之际,聆听怀进鹏部长宣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我感到无比荣耀与振奋!我将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不仅在理论上深耕细作,更要在实践中勇于创新,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与全球交流。要成为中华文脉的忠实传承者、文明互鉴的积极推动者,让中国声音更加清晰、更加动人,让“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在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更加响亮。
2022级硕士传播1班班长 陈笑云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在校的学子们倍感荣光、深受鼓舞!总书记提到的“立德树人”既是对学校的谆谆嘱托,也将成为我们未来学习和实践的指引。我们会将总书记的嘱托铭记于心,夯实专业基础,提升专业素养,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建设相联系,努力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以实际行动回报他对传媒大学学子的信任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