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研究院新闻

传播研究院六位教授著作入选“中传学者文库”

来源:传播研究院;时间:2024-11-19

建校70周年校庆之际,中国传媒大学特邀约部分学者钩玄勒要、增删批阅,遴选已公开刊发的论文汇编成集,出版“中传学者文库”,意在呈现中传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服务行业实践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赓续中传文脉,谱写时代新声。

文库汇聚老中青三代学者,资深学者渊渟岳峙、阐幽抉微;中年学者沉潜蓄势、厚积薄发;青年学者踌躇满志、未来可期。文库与五十周年校庆所出版的“北广学者文库”相承接,大致可勾勒中传知识生产薪火相传、三代辉映之概貌,反映中传在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类、传媒艺术类、传媒技术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方面的耕耘与收获,窥见中国特色信息传播类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发展脉络与轨迹。

传播研究院陈卫星、李舒、李继东、刘燕南、李智、李频六位教授已公开刊发的论文汇编成集入选本次“中传学者文库”,集中呈现了我院学者在媒介理论、话语研究、智能传播、国际传播、编辑出版等领域的丰厚科研成果,生动展示了我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行业实践等方面的耕耘与收获,充分映现了中传学者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学术想象力和创新力。


《媒介与传播的边际线:陈卫星自选集》

作者简介:

陈卫星,四川成都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学士,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硕士,法国阿尔卑斯大学传媒学院博士,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思想史专业委员会首任会长。研究方向为传播学历史和理论、媒介学研究等,代表性专著有《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陈卫星教授 2006—2022 年发表的重要学术论文,可被视为作者同期课堂教学的平行轨迹。

从传统媒体到社交平台,传播现象的丰富性不断被开发,使得话语诉求和话语竞争成为社会变迁的动力,信息的生产和流动同时聚焦文化主体的身份和利益结构的脉络,这是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传播表象。

当信息传播成为社会联系的认知手段和知识工具时,技术变量演化出社会变量,打破信息不对称成为解放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动力结构。在这个表象化的历史进程中,传播过程的技术透明性往往折射出背后的社会结构、权力属性和文化特征。信息技术的创新为人们的超验性提供新的物质机体和虚拟空间,技术推广的社会活力是因为技术功效可以被转化为集体信仰。信息传播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触动人们对世界认知的环境框架。媒介运载信息的实践路径其实是一个实体化过程,而这个过程亦是一个知识化、工具化和媒介化的过程,也是意识观念的发生学。


《新闻传播学思辨行:李舒自选集》

作者简介

李舒,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后、北京市朝阳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挂职)。长期从事新闻传播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是中央网信办宣讲团专家、中宣部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专家、中广联智能全媒体委员会副会长、央广特聘“新闻评论员”、《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编委。获得过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广播影视学术论文奖、北京市优秀高等教育科研成果奖等奖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央网信办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国家广电总局社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十余项,出版《执政党的传媒治理》《传播学方法论》《新闻评论》等著作、教材7部,在《光明日报》《学习时报》《现代传播》《新闻大学》等发表学术文章百余篇,文章获《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内容简介

本自选集辑录了李舒教授十余年来公开发表的34篇文章。全书以慎思、明辨、笃行为逻辑脉络,记录了作者对新闻传播学理论、实践与教育的思考和探索。上编“论道:理论之思”,既有立足国家战略,对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整体思考;又有聚焦党报理论,对文风建设、引导力提升、理论传播创新等重要议题的专题思考。中编“践律:实践之辨”,聚焦新闻评论、媒体融合、文化强国、政治传播等传媒实践的重要领域,围绕获得中国新闻奖或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栏目,考察文化传媒实践的规律性,呼唤新闻传播学研究回归现实主义取向。下编“教泽:育人之行”,从教育理念、教育实践融通互动的维度,深入探讨新闻出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挑战、时代方位与跃升进路。


《传播的话语与主义:李继东自选集》

作者简介:

李继东,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迄今已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 20 余部。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等省部级以上项目以及新华社等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 30 余项。获第十届和第十七届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著作评选决策管理类一等奖和三等奖。曾在明尼苏达大学、牛津大学等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史论、国际传播、话语研究、传播生态等。主讲课程为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话语研究、危机传播等。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李继东教授近 20 年来公开发表的主要论文,聚焦于传媒规制变革、国际传播与传播生态等话题,体现了一名学者的学术生命体验历程,也折射出这些年传播学界研究潮流之变。起初作者关注传媒规制与媒介融合、公共服务、全球化交互等关系,随后探索由诸多内外因素形塑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变迁问题。如果说关注现实问题是研究起点,那么理论创新则不仅是一个学者的夙愿,也是当代中国传播学界的天命。由此关注中国基层、人民群众的鲜活丰富的实践经验,探寻传播的新模式、新范畴和新生态成为作者近期与未来研究的着力点。


《走向“后受众”:刘燕南自选集》

作者简介:

刘燕南,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受众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领域:数智传播、视听率与受众研究、效果评估、舆情分析等。主持包括国家社科重点和北京市社科重点在内的70余项课题。出版《电视收视率解析》《电视传播研究方法》《传媒前沿课:智能融媒、算法逻辑与数据实践》《受众分析》《国际传播受众研究》等10部著译作及百余篇论文。其中,《电视收视率解析》荣获国家广电总局高校科研成果一等奖;《电视传播研究方法》荣获北京市高校优秀教材奖。另有多篇论文获得各类奖项。

曾荣获第七届霍英东基金会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十佳百优”理论工作者、第十五届“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

内容简介:

走向“后受众”,是一个兼具受众变迁、媒介演进与时代变革意义的重要命题,反映出传-受、虚-实、人-机、媒介与社会等多维关系的深刻重构,对受众、效果、融媒生态等研究领域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全书分为三部分:

受众篇收录了作者有关受众变迁、视听率分析的若干篇论文,见证了我国电视业市场转型所经历的技术、市场与意识形态困扰,思考跨屏测量这一世界性前沿课题,并对海外华裔新生代受众展开研究。

评估篇考察效果评估的中外景观,聚焦我国国际传播效果、电视节目跨屏传播效果、城市文化网络传播效果等问题,采用科学方法,建构评估体系。

融合篇拓宽维度,围绕数字出版、后真相、媒介融合、公共广播体制和我国国际传播研究的知识生态等问题进行系统探讨。


《出版个案分析导论:李频自选集》

作者简介:

李频,1962 年生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编辑出版理论与历史。曾在河南日报社新闻研究所等单位从事报刊编辑工作;参与创办北京印刷学院出版系并任系主任、期刊研究所所长(1997),执行主编《中国期刊年鉴》创刊号(2002 年);任《新华文摘》编辑学术委员会委员(2004 年)、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2005 年)等。

主要著作有《龙世辉的编辑生涯》《编辑家茅盾评传》《期刊策划导论》《大众期刊运作》《出版:人学絮语》《期刊:连续出版的逻辑》《中国期刊史(第四卷1978—2015)》等;主编《茅盾研究和我》《中国期刊产业发展报告:市场分析与方法求索》《中国期刊发展报告:区域发展与类群分析》《共和国期刊 60 年》《弘征:人与书》《戴文葆书信集》等。曾有多部著作获省部级奖。

内容简介:

作者青年时期曾以编辑家龙世辉、茅盾的个案研究奠定其出版学术基础,并开启治学生涯。本书精选作者从教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后出版个案研究的精品力作。案例选题更为典型,材料搜集更为厚实,分析揭示更为深刻,精彩呈现了中国当代出版实践中所凝结的知识和文化创造的复杂甚至尖锐矛盾。

走出个案是每一位个案研究者深入个案后的向往。本书思想却徘徊在出版个案之间、之后。基于出版人性把握出版社会性,基于普遍性理解特殊性;出版人事中的偶然性渗透着出版社会的必然性,出版时空中的现代性映现着出版人文的传统性。沿此解释路径,或可逼近出版理论。


《传播·关系·建构:李智自选集》

作者简介:

李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外国哲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致力于传播学、国际传播学和媒介哲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80 余篇 , 出版学术著作 20 余部,获教育部第四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全国新闻学会首届青年学者优秀学术成果论文奖,中国传媒大学第十届、第十二届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及“第七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李智教授从事学术研究 27年来在哲学、国际关系学、传播学和国际传播学等学科专业领域公开发表的 28 篇代表性论文,研究议题包括现代性批判、信息化生存、媒介哲学、(国际)话语权、软权力、国家形象、(新)世界主义、人类传播 / 交流史、文化外交、国际政治传播及全球传播等。这些作品清晰勾勒出作者从人文学科到社会科学的学术发展历程,集中反映了作者学术研究的根本旨趣、基本问题和逻辑理路,同时也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关系本体论的世界观立场和建构主义的方法论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