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新闻

智汇党建|赋能未来:DeepSeek技术应用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5-03-01浏览次数:10

2月26日下午,传播研究院成功举办主题为 “智汇党建——赋能未来:DeepSeek 技术应用与探索”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余梦珑担任主讲嘉宾。讲座由传播研究院付长海书记主持。


本次讲座聚焦于DeepSeek技术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应用,内容从技术基础到实践落地层层递进。首先,余梦珑博士后明确了DeepSeek的核心定位:作为一款国产、开源且免费的人工智能工具,其R1模型性能对标Open AI o1,尤其在复杂推理、数学解题和代码生成领域表现突出。这一技术特性使其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她深入剖析了DeepSeek的功能场景,在基础应用层面,它支持智能对话、文本生成、语义理解和计算推理;在进阶应用中,可完成代码生成与补全、文件处理(如文档扫描和文字提取),并具备联网搜索与深度思考模式。


余梦珑博士分享经验


随后,余梦珑博士后通过实际案例,就如何进行提示语设计作讲解,对因不同需要使用推理模型(如R1)和通用模型(如V3)时如何科学设计提示语进行了分析。她分析了提示语的三大核心元素——信息类(主题、背景)、结构类(格式、长度)、控制类(任务指令、质量约束),并提醒避免模糊指令、伦理越界等常见陷阱。


在进阶应用部分,余梦珑博士后系统梳理了AI辅助科研的全流程。从初期的文献管理、到中期的数据采集与分析、直至后期的理论框架构建与论文撰写,通过具体科研案例、不同AI工具对比,对如何使用DeepSeek开展科研进行了讲解,并就使用AI开展科研过程中涉及的数据安全等问题提出建议。她认为在教育领域AI正在重塑学习范式,同时AI可辅助教学评估、生成教学资源,包括文本、PPT、海报、图像、音乐等多模态内容,赋能教师革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现场师生认真学习听取经验


最后,余梦珑博士后认为,在AI时代人们的核心能力已从单一技能转向AI思维、整合力、引导力与判断力的综合运用。DeepSeek不仅是效率工具,更是激发创新可能性的催化剂。


讲座合影


整场讲座通过“认知-操作-应用”的递进逻辑,既呈现技术细节,又加深了大家对AI赋能的认识,激发了大家使用DeepSeek等AI技术开展科研教学的热情,深入思考AI时代怎么更好地学习、教学、科研,更好地进行学习工作方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