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新闻

  • 2024-05-12
    我院硕士研究生潘子萌获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北京市赛金奖
    日前,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北京总决赛圆满落幕。我院2023级传播学专业硕士生潘子萌获“就业赛道”北京市金奖,指导老师为播音主持与艺术学院的傅饶老师。01潘子萌同学以“讲述中国,亲睦世界”作为参赛主题,将国际新闻记者作为自己的职业定位,从个人履历、职业探索、核心能力、未来行动四个方面发表了关于职业规划的演讲,她希望可以用更多生动的故事消融跨文化传播中的偏见,用行动拉近不同文化间的距离。潘子萌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写作的国际新闻稿件02基于四段与国际传播相关的实习经历,她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新闻专业能力,逐渐明晰心中的志向与热爱。她意识到,无论是对内或是对外国际传播,文化、身份与认同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要充分发挥调研精神和讲故事的能力,激活国际传播的可能性。潘子萌参与摄影实践03在以后的前进道路上,她将继续将继续提升专业素养,精进相关技能,并在学术研究与实地调研中继续关注跨文化传播的相关议题,为未来的职业发展积累更深厚的理论知识与现实感知力。“筑梦青春志在四方,规划启航职引未来”,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是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提升高校生涯教育和就业
  • 2024-05-08
    传播研究院师生赴北京城市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与信息传播”主题调研
    2024年5月8日下午,传播研究院院长李舒、副院长李继东带领2023级博士班同学前往北京城市图书馆进行参观调研。校图书馆馆长龙小农、张秀坤、曹海霞老师,传播研究院龚伟亮、张潇月老师一同前往。此次调研作为信息传播学研究专题课程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对北京城市图书馆的参访,启发同学们关注和思考信息资源管理与信息公共服务问题。师生合影北京城市图书馆秉承“临山间、于树下、勤阅览”的核心理念,巧妙地将建筑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营造出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现代阅读空间。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体现在建筑外观的和谐统一上,更深入到图书馆内部的精心布局和功能设置中。通过对空间的合理规划和利用,图书馆成为集知识传播、城市智库、学习共享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舒适、便捷、高效的阅读和学习环境。同时,图书馆还融合了现代科技元素,使得传统的文化殿堂焕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师生参观北京城市图书馆同学们首先参观了图书馆的立体书库。北京城市图书馆拥有国内最大规模的智能化立体书库,收藏量高达175万册。立体书库配备了图书自动分拣设备和8台AGV搬运机器人,实现了自动出库、分拣和搬运。此外,书库还配置了智能取书柜、
  • 2024-04-24
    传播研究院副教授徐芳依导演的专题片《孤独症儿童的守护者》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获奖
    4月24日,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主题论坛与荣誉盛典活动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成功举办。活动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新闻社、中国社会报社、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咪咕视频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承办,中国新闻网联合承办。出席嘉宾有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安黎哲,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网总裁俞岚,著名演员、亚洲微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斯琴高娃等作为颁奖嘉宾出席荣誉盛典。我院副教授徐芳依导演的专题片《孤独症儿童的守护者》在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中荣获知识类三等创优作品。本届短视频单元主题为“短视频里的生命与生活”,征片数量与质量都再创新高。共收到来自中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土耳其、伊朗、泰国、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5185部。徐芳依副教授在北影节现场《孤独症儿童的守护者》以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特教老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为小切口,生动真实地展现了北大附幼历经二十年,在融合教育领域探索出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本片以短视频影像的方式,深刻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强化学前教育、特殊
  • 2024-04-24
    讲座回顾 | 传播大讲堂第七十八期:从信息论角度浅谈无线通信的演进
    4月24日下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巍应邀来到传播研究院博士生“信息传播研究专题”课堂,做了题为“从信息论角度浅谈无线通信的演进”的讲座。讲座由龚伟亮副教授主持,2023级信息传播学专业博士生参加。陈巍教授从“无线通信的发展过程”“5G的关键技术与挑战”以及“6G时代的通信展望”三个方面对授课主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为同学们勾勒出信息社会的发展图景。陈巍教授指出,无线通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烽火报警和飞鸽传书,它们可以被理解为最早的中继通信和移动分集的代表。进入近现代,人类走过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阶段,香农《通信的数学理论》的发表标志着信息论时代的开启。当前我们所处的阶段则可以说是一个无线互联的阶段,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形成了一个广泛交织的通信网络。回顾移动通信的发展,人类在从1G到4G的过程中解决了无线覆盖、数字化、宽带化等问题。5G时代,如何完成人机界面的信息交互是通信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从技术角度而言,超密集网络、毫米波通信、大规模天线等成为应被重点关注的5G关键技术。至2030年,随着智能反射面、量子通信、太赫兹等的研究进展,与AI、大数据
  • 2024-04-23
    传播研究院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
    4月23日,传播研究院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院党委委员、全体师生党支部书记、院党纪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付长海主持。动员大会现场会上,院党委副书记赵丹传达了学校党纪学习教育启动部署会精神,介绍了学校党委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工作部署和任务要求。专职组织员汪立宝介绍了传播研究院党纪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和计划安排。赵丹副书记、汪立宝专职组织员发言围绕学习教育的目标任务,传播研究院党委将通过扎实开展学习、加强警示教育、加强解读培训、开好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重点工作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成立了党纪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压实主体责任,为党纪学习教育提供组织保障。付长海书记发言院党委书记付长海作动员讲话,就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提出要求。他强调,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学校党委部署要求,原原本本、逐章逐条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通过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专题读书班、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学习;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要深化思想认识,准确把握党纪学习教育的目标
  • 2024-04-15
    “传播·传承”罗琳甲骨文书法艺术展在传媒博物馆正式开幕
    2024年4月15日上午,由传播研究院、传媒博物馆、校史馆共同举办的“传播·传承”罗琳甲骨文书法艺术展开幕仪式在传媒博物馆一层大厅举行。参会人员合影柴剑平副校长会见罗氏甲骨文书法直系传承人罗琳女士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柴剑平,学生工作部部长郭婧娜,传播研究院院长李舒、传媒博物馆馆长吴志勇,党政办公室副主任宋洋,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储钰琦,档案馆副馆长兼校史馆馆长王圣宇,传播研究院党委副书记赵丹,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李继东,传媒博物馆副馆长牛慧清;罗氏甲骨文书法直系传承人罗琳女士及其家人、安阳市殷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曾力等业界专家,以及传播研究院师生代表共同参加了此次开幕式。仪式由传播研究院党委书记付长海主持。会议现场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柴剑平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传媒大学始终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研究与传播工作嵌入到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发展目标和实施“三个跨越”发展规划之中。此次艺术展以我国首个二级传媒类博物馆——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博物馆为平台,是校内外优质资源深度合作,校内各部门之间高效联动、紧密配合
  • 2024-04-02
    传播研究院副教授徐芳依导演的《孤独症儿童的守护者》播出后受到业界、学界热烈讨论
    传播研究院副教授徐芳依导演的专题片《孤独症儿童的守护者》于4月2日“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之际台网同播。新华网和人民网发布了全片并首页推送,今日头条、北京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北京大学官方等平台与媒体纷纷转发报道。播出后受到业界、学界的热烈讨论。《孤独症儿童的守护者》被新华网首页推送01业内专家点评中国著名第五代导演胡玫(代表作《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等)清晰的脉络交代了对孤独症儿童的研究及治疗的进展过程。孩子们在这样的幼儿园里很幸福!老师们拥有专业知识背景和善心。片子很感人。《孤独症儿童的守护者》02学者专家点评(按姓名首字母次序排列)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著名学者陈昌凤教授这部专题片不仅是一部记录融合教育实践的纪录片,更是一份关于爱与关怀的见证。我希望这样的故事能够继续传播,让更多人了解和关心孤独症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著名学者陈旭光教授孤独症群体和教育工作者值得被艺术化地书写与展现,本片的观影过程令人笑中带泪,是一部具有人情味的专题纪录片。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著名学者苏彦捷教授本片展现了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融合教育的理念,让孤独症儿童在实际
  • 2024-04-02
    传播研究院副教授徐芳依导演的专题片于“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之际台网同播
    传播研究院副教授徐芳依导演的专题片《孤独症儿童的守护者》于4月2日“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之际台网同播。新华网和人民网都发布了全片并首页推送,今日头条和抖音平台开屏推荐,爱奇艺公益频道首页焦点图首屏推送,北京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北京大学官方、搜狐视频、搜狐新闻、百度、Bilibili、中国网·视频中国等平台与媒体纷纷转发报道;同时,中国教育电视台即将播出,网台已播出,QTV-6青岛教育频道于当晚黄金时段播出。《孤独症儿童的守护者》在新华网首页推送《孤独症儿童的守护者》是一部讲述北京大学附属幼儿园融合教育的专题片,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精神,为观众讲述了孤独症儿童在北大附幼这一融合幼儿园中的成长故事。同时本片也介绍了北大附幼的老师们在特殊教育领域二十年的研究实践与成果,展现了融合教育的方式方法和特教老师们辛苦付出的点点滴滴、动人故事等。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关注日”,本片不仅希望传达融合教育“花开不同,各美其美”的尊重与珍视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还希望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里,唤起全社会对自闭症等其他特殊群体的关注、尊重与包容,共同营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