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 2025-05-30
    传播研究院举办毕业生党员培训会
    为引导毕业生党员深入学习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守初心使命,弘扬优良作风,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5月21日晚,传播研究院党委举办毕业生党员培训会,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知行领航”理论宣讲团宣讲员、专职组织员赵波作“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 自觉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党性滋养”专题培训。传播研究院党委书记付长海、六级组织员汪立宝和传播研究院2025届毕业生党员参加培训。培训会上,赵波老师紧扣“筑牢信念根基,视党性修养为永恒课题”“汲取精神养分,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滋养党性”“把稳思想航向,在学思践悟中锤炼党性”三大核心要点,带领毕业生党员开启了一场富有深度与启发性的党性提升之旅。首先,赵波老师对党性这一共产党人的永恒命题展开深入解读。她指出,党性是政党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在党性修养体系中,政治修养占据首要地位,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党员政治素养的基本准则。随后,赵波老师着重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喻为滋养党性的“精神宝库”。她以“一带一路”国际报道为例,剖析了如何从党的创新理论中获取政治智慧,以应对意识
  • 2025-05-28
    第五届 “大地传媒坊”(2025)暑期社会调研项目征集令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创新,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不断重构信息传播的新格局。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持续推进“人工智能+” 行动,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进一步强调,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业场景的深度结合。面对AI浪潮,要拥抱新知,让技术服务于人类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伦理底线。在快速发展的信息传播大潮中,在数字赋能与人文深掘的双向奔赴中,实现技术与文明的共生共荣。“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要求。田野调查作为连接理论与现实的桥梁,有助于当代青年深入理解 “两个结合” 的意义,了解中国,理解中国,将学术思考扎根于田野之中,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让理论的种子在实践中开花结果。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自2019年开始,举办传播学编辑出版学暑期班项目,围绕 “讲好中国故事” “人类命运共同体” 等开展研讨与调研,取得了丰硕成果。2021年,将暑期班升级为 “大地传媒坊” 暑期社会调研行动,名字取自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寄语。如今,
  • 2025-05-26
    讲座回顾 | 传播大讲堂第九十七期:AIGC在文化传媒行业的应用探索与创新实践
    2025年5月8日下午,开域集团董事长兼CEO施侃应邀来到传播研究院博士生“人工智能与信息传播专题研究”课堂,做了题为“AIGC在文化传媒行业的应用探索与创新实践”的讲座。讲座由龚伟亮副研究员主持,参与此课程的2024级传播学、信息传播学、编辑出版学、国家治理与政治传播等专业博士生及其他学生参加了讲座。施侃系统介绍了AI发展的基础概念、技术原理、使用场景等方面内容,以技术变革时间变迁和功能发展为线索,讲述了大语言大模型等代表性AI技术在文化传媒行业的前沿应用。施侃指出,AI大模型如今被广泛运用于音乐制作、语义视频搜索、原生视频生成、艺术化视频创作等领域。此类应用场景的快速发展不仅会转变技术范式、重构行业生态、变革商业模式和产业链,也会进一步挑战全球技术格局。在课程结尾,同学们针对AI大模型如何与图书出版、艺术创作、文化传播等领域更好结合等问题进行讨论,施侃与大家进行了热情交流。主讲人介绍:施侃,开域集团董事长兼CEO,民建北京西城区委企业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西城区工商联执委,兼任国家工信部产教融合产业实践教授、中金新经济产业基金投委会副主席等。长期致力于数字化产业技术研究,在AI、AI
  • 2025-05-25
    专业建设 | 我院召开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
    为落实我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和本科专业“再会战”的部署。5月12日,我院召开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全体教师参加。传播研究院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现场传播研究院李继东副院长首先介绍了拟建设本科专业背景、培养方案前期筹备等情况。培养方案工作小组王锐教授和薛宝琴副教授,分别介绍传播学(舆情与社会治理)、传播学(信息传播)培养方案拟定情况。围绕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体系建设等,向各位老师做出说明。王锐教授与薛宝琴副教授分别介绍两个方向的本科培养方案李舒院长总结强调了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结合人工智能背景下“大信息学科”建设的发展、国内外相关高校课程体系的变革,对我院培养方案提出进一步修改要求。李舒院长和李继东副院长说明本科培养方案编制的方向、思路与特色教学办韩笑老师主持研讨环节。与会教师从课程设置与方向确定、课程内容与优化、方向定位与特色、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有益建议,表示将进一步立足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把握全新发展机遇,为做好本科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 2025-05-22
    传播研究院举行2025年退休教师荣休仪式
    2025年5月15日上午,传播研究院为陈卫星教授、刘建平研究员举办荣休仪式。传播研究院院长李舒、党委书记付长海、副书记赵丹出席仪式。朱振明、李智、黄典林、王宁彤、闫行建等传播研究院教师代表,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任孟山院长、马宁副教授、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侯红霞副教授等其他学院教师代表一同参与仪式。荣休仪式由付长海书记主持。付长海书记代表传播研究院领导班子和全院师生,对陈卫星老师、刘建平老师在学院事业发展上的贡献表达感谢。两位老师长期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淡泊名利的精神,将一生智慧和心血贡献给学术事业。这种为人、为学、为师的精神为青年教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最后,他向两位老师表达了诚挚的敬意,并祝福退休生活健康顺心,喜乐幸福。付长海书记和李舒院长代表全院师生向两位老师献花陈卫星老师对学院在工作生活上对自己的支持表达感谢,并回顾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和学术生涯,表达了对学科理想的情怀。他表示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的创办为跨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积累了宝贵经验,并寄语大家在技术条件更好的时代里,继续扎实推进学术研究,为国、为学作出新的贡献。陈卫星老师发言刘建平老师感谢了院领导和行政人员对自己工作的长期帮助,表示自己
  • 2025-05-10
    传播研究院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主题培训
    为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学习教育的工作部署,传播研究院于4月16日组织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的主题培训。此次培训邀请中国传媒大学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副主任李建广进行讲解,传播研究院党委副书记赵丹、纪委委员以及各师生党支部纪检委员和党员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李建广副主任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为核心,系统梳理了党的纪律体系、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应用规则及作风建设的核心要求。同时,结合《中共中国传媒大学委员会关于设立院(处)级纪委(纪检小组)的实施意见》等校内制度,重点阐释了院级纪委在深化日常监督、强化政治监督、加强教育提醒等方面的关键职责。他强调,全体党员需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等“六大纪律”,坚决纠治“四风”问题,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随后,李建广副主任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11类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典型案例警示党员干部以案为鉴。他强调,作风建设需坚持“严”的主基调,发扬钉钉子精神,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此次培训通过系统化的
  • 2025-05-09
    传播研究院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
    4月16日上午,传播研究院党委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委委员、纪委委员读书班,传播研究院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参加,院党委书记付长海主持。读书班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服务团成员、党委书记刘东建教授作了题为《深入学习八项规定精神精髓要义——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专题辅导报告。他从中央八项规定的内涵实质、从破题到深化发展、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实质、如何持续纠治“四风”引领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各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分别领学《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等,结合实际进行学习研讨,认真学习原文原理、深入领会精髓要义,为查摆问题和集中整治打好坚实思想基础。4月16日下午,举办党支部书记读书班,传播研究院各师生党支部书记参加,专职组织员汪立宝主持。读书班邀请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服务团成员阴军莉副教授作了题为《领悟八项规定精神,严守廉洁防线——高校党员师生的行动指引》的专题辅导报告。她深入讲解了中央八项规定的具体内容,解析了学术诚信等四项高校党员常见廉洁风险点,分析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心理动因,针对如何守好思想防线提出了建议。各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