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新闻

  • 2024-07-01
    青春筑梦 传播新篇丨传播研究院举行2024届毕业典礼
    暖风生夏木,鸟语伴蝉鸣。时光又到了六月的浓夏,中传校园迎来了毕业季。2024年6月20日下午,传播研究院在中传学术中心V1报告厅隆重举行2024届毕业典礼。付长海书记、李舒院长、李继东副院长、赵丹副书记、副处级组织员汪立宝、李智教授等教师代表参加本次毕业典礼,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付长海书记主持典礼此次典礼由付长海书记主持,他向在座的每一位毕业生表达了热烈的祝贺,向为同学们辛勤付出的家长们和老师们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感谢。李舒院长致辞李舒院长亲切寄语全体毕业生。李舒院长希望同学们能够始终坚持理想与信念,始终保持专注与热爱,以扎实过硬的本领、稳如泰山的定力、敢为人先的勇气在变与不变中寻求平衡,在喧嚣纷扰中追寻宁静。她指出,躬逢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媒介之变,同学们在未来要努力书写自己的答卷,常怀国家之心、传播之思、勇毅之力。李智老师发言李智老师殷切地与毕业生同学们分享了三点人生思考:人不是现成的存在物、人生是一场修行、人生的幸福源于内心的充盈和对生活本身的热爱。李智老师祝愿各位毕业生在未来的路途上都能成为“生活家”,既要不断地去锻造属于自己的符号象征世界,奔赴梦想,又能善于品味和享受
  • 2024-07-01
    毕业季 | 李舒院长致辞:永保家国之心、持续传播之思、常怀勇毅之力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六月的中传,总是与骊歌相伴;成荫的白杨,见证着一场又一场送别。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为即将奔赴人生下一场山海的同学们送上最美好的祝福。首先,我谨代表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的老师们,向圆满完成学业的143名硕博士毕业生(包括2名冬季毕业的博士)表示衷心的祝贺!向悉心关爱同学们成长成才的家长们、亲友们致以诚挚的感谢!两年前或者三年前,你们在憧憬与期待中来到这里,在平凡的42号楼前的签名板上签下名字,开始书写属于自己的不平凡的中传故事。三年来,你们读经典、学理论,按照学校研究生培养综合改革要求圆满完成各项培养任务,在重大项目、核心期刊、顶级会议中崭露头角,尝试用学术眼光窥探这多姿多彩的传播世界;你们访田野、问民生,大地传媒坊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用躬身行动彰显青年担当与传播力量;你们识大局、重实践,积极投身北京冬奥会、国际服贸会等党和国家重大活动的志愿服务和组织保障工作,扬青春之风帆,弘时代之正气;你们发声音、结硕果,中外学生用不同的视角在国际媒体平台上撰文,展现新时代中国风貌,一批批出版专硕作品传播中华文化,收获广泛赞誉。同学们,你们的每
  • 2024-07-01
    毕业季 | 李智教授寄语:做内心充盈的“生活家”
    在2024年传播研究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辞李智2024年6月20日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高兴也很荣幸站在这里,代表我们传播研究院的全体老师,祝贺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顺利毕业了!经过两年、三年、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攻读,你们将终于拿到“一流学科”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你们的攻读或许称不上“悬梁刺骨”的“寒窗苦读”,但我完全能够想象和体会到:在中传读书这些年,你们苦过、累过,你们笑过、哭过,你们兴奋过、激动过,也沮丧过、焦虑过、彷徨过……你们把这种种的喜怒哀乐留在了大阅城,留在了一教、四十八教,留在了42号楼;也留在了钢琴湖畔的长椅上、核桃林的石凳上、传音广场的草地上……希望中传读书时光中的这些点点滴滴、丝丝缕缕都凝结成你们人生中最珍贵、最美好的回忆。在此,我想与即将毕业的同学们说几句心里话,权作临别赠言。说是心里话,是因为此时此刻,或者说,从这一刻起,我不再仅仅把你们视为学生,同时也把你们当做可以交心的朋友。以前在课堂上,鉴于专业教学的要求,也出于身份关系的考虑,我不会同大家谈心,也不会与同学们探讨所谓的人生哲学。但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交流一点学术知识外的人生思考
  • 2024-06-27
    影像传情 传播交心 | 传播研究院留学生参访中阿卫视
    6月27日下午,一场独特的文化交流活动在中阿卫视举办。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的国际留学生受邀参加了由迪拜中阿卫视主办的“中外文化交流暨第三届中短视频大赛走进高校活动”,由康秋洁和闫行健两位老师带队前往。此次活动旨在加强中外媒体间的交流与合作,发挥短视频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师生参访合影此次活动汇聚了包括中阿卫视执行台长葛佳、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相关领导、中国传媒大学国际留学生和教师代表、香港理工大学师生代表以及来自黎巴嫩《消息报》、摩洛哥国家通讯社等多家媒体机构的记者编辑。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嘉宾共聚一堂,热烈探讨了短视频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以及中外媒体合作在促进国际传播与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中阿卫视台标活动伊始,我院留学生参访一行踏入中阿卫视中国新闻中心,深入领略了中阿卫视的发展历程、多样化的节目类型以及在推动中阿文化交流、民心相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中阿卫视在22个阿拉伯语国家落地播出,译制了大量国内优秀影视作品面向阿语受众播出,精心打造的《共荣十年》《文化中国》《数字迪拜》等节目广受各国受众欢迎,已经成为了阿拉伯国家人民了解中国、亲近中国文化的一扇窗口。此外,中阿卫视在全
  • 2024-06-26
    讲座回顾丨传播大讲堂第八十三期: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电商领域的创新应用
    6月26日下午,阿里研究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柴爱新应邀为传播研究院博士生“信息传播研究专题”课堂,做了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电商领域的创新应用”的线上讲座。讲座由龚伟亮副教授主持。柴爱新围绕人工智能电商创造消费新增量、国内外人工智能电商现状和差异、淘天创新应用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探讨了人工智能电商的创新发展,并对其具体应用场景进行深度解析。柴爱新指出,人工智能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从应用实例看,AIGC开启“效率革命”,将持续缩短生产和服务的响应链路,据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最新研究报告(The ecomomic potentual of generative AI)显示,2023至2040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为生产力贡献0.1%-0.6%的年增长速率,可能为全球经济增加数万亿美元的价值。在此背景下,数字消费领域或将率先开展人工智能变革,国内外电商平台押注大模型投融资、构建开放生态。近年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横空出世和加速迭代,正在推动智能技术的全面升级和泛在应用,数字消费领域也随之发生新的变化,催生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数字化、智
  • 2024-06-25
    新闻|2024年传播学编辑出版暑假班暨“大地传媒坊”社会调研项目申报答辩会顺利举行
    2024年6月25日下午,2024年传播学编辑出版暑假班暨“大地传媒坊”社会调研项目申报答辩会在学院举行。传播研究院院长李舒、党委书记付长海、副院长李继东、张开教授、龚伟亮副教授、薛宝琴副教授参加申报会并担任评委。27支学生调研团队的成员相继汇报了项目计划,评委老师进行提问并予以指导。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指出:“党中央作出重大决策、制定重要文件,都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这是我们党的一贯做法和优良传统”。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亦是我们增长学识、磨炼自我的恰时良机。求索知识如耕耘田野,须深入大地,探寻问题的根源,方能结出智慧的硕果;学术研究如勘探矿藏,须探究实际,挖掘深层的真理,才能铸就理论的瑰宝。2024年5月,2024年传播学编辑出版学暑期班暨“大地传媒坊”社会调研项目发出征集令,鼓励同学们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等重大主题,聚焦于“党的建设”“人工智能”“文化强国”“数字乡村”“社会治理”“国际传播”“媒体融合”“数智出版”等议题,组建团队,聚焦研究主题开展调研。征集令发出后,获得热烈反响。经过初步资格筛选,60多名学生组建的27支学生团队进入申报会环
  • 2024-06-22
    研究生实践成果展示|评价宝——智能传播助力中小学教师教育改革
    2024年6月21日,“数据赋能的教学决策提升课堂学习深度的策略与实践研究”阶段研讨会在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北苑分校(下文简称“朝外北苑分校”)成功召开。会议现场朝外北苑分校的教师代表首先为与会嘉宾展示了运用“评价宝”这一数字化平台来设计、开展小学数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的情况。接着,在交流研讨环节,参与试用的教师一致认为,“评价宝”平台解决了纸质版课程标准不易阅读及运用的难题,帮助教师真正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提升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深度。同时,教师能够利用学生学习成效可视化的功能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并根据学情调整教学内容、策略和重难点,使教学更具针对性。“评价宝”由我院智能传播方向副研究员张洁博士参与设计、研发,2023级研究生郝婧怡、张悦、李立等多位同学参与了研发过程。这一项目得到了学校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研究生教改项目的大力支持,仍在继续深入推进中。教师授课现场参与试用教师交流研讨“评价宝”使用感受运用智能传播原理将《课程标准》工具化——“评价宝”的功能架构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下文简称“新课标”),要求全国中小学教师熟悉并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标
  • 2024-06-22
    智能传播方向研究生实践成果展示|中小学智慧型电子教材初探——以《劳动课程》APP设计与开发为例
    2024年6月20日,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小学的40名六年级学生,在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持续一天别开生面的学习——《京东方工业劳动之旅》。不同于以往的课程,学生们使用了电子设备小课屏并借助其中的智慧型电子教材《劳动课程》APP统领了整天的学习。通过实际检验,大家发现《劳动课程》APP解决了以往教学过程中师生信息交流不充分、不及时的痛点,不仅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更有依托,同时也让教师能对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进程进行更智能高效的管理。而此次另师生印象深刻的智慧型电子教材,正是我院2023级智能传播方向研究生张悦,在京东方集团的实习过程中参与设计、开发的。张家湾小学试课缘起:与京东方相遇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京东方集团”)是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龙头企业。京东方艺云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京东方艺云”)是京东方集团旗下的子公司,自2019年以来着力探索将先进的显示技术和智能系统应用于教育领域。京东方工厂鸟瞰图(图源网络)张悦在跟随其导师张洁老师参与“共享赋能 通州特色——小学劳动课程体系建设项目”的过程中,有机会结识了京东方集团并以京东方艺云实习生的身份,参与了智慧型电子教材——
  • 2024-06-20
    毕业季 | 毕业生代表王新宇发言
    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王新宇2024年6月20日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是2022级出版专业的硕士毕业生王新宇,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发言。今天,是终点。我们即将撷取知识的果实,获得研究生学位。今天,也是起点,我们即将承载着我们学习与生活的点点滴滴,踏上新的征程。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2024届全体毕业同学向辛勤培育我们的领导、学院老师致以崇高的意与感谢!驻足回首,“开拓进取”“永远充满热情”“不给自己设限”是贯穿我学习生活的关键词。那年的金秋九月,我们带着家人的千叮万嘱,怀揣着憧憬与激动,走进了中传校园,成为了小白杨。也是从那一刻起,1教、48教、大阅城、钢琴湖开始布满我们的脚印,见证我们的成长。我们与学校、学院同发展、共进步。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己经在这里领略了数个春夏秋冬,即将离校,这不禁让我感慨万千。我还记得,初次听说“数字出版”时,我满腹疑惑。我也记得,我深入了解“数字出版”之后的豁然开朗。今天,我想简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中国传媒大学,在传播研究院的“求知”故事。众所周知,传统的编辑出版讲究“博”与“专”,需要编辑们做一个“杂家”,而作为传统出版业与数字媒体技术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