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新闻

  • 2024-11-19
    传播研究院六位教授著作入选“中传学者文库”
    建校70周年校庆之际,中国传媒大学特邀约部分学者钩玄勒要、增删批阅,遴选已公开刊发的论文汇编成集,出版“中传学者文库”,意在呈现中传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服务行业实践等方面的最新成果,赓续中传文脉,谱写时代新声。文库汇聚老中青三代学者,资深学者渊渟岳峙、阐幽抉微;中年学者沉潜蓄势、厚积薄发;青年学者踌躇满志、未来可期。文库与五十周年校庆所出版的“北广学者文库”相承接,大致可勾勒中传知识生产薪火相传、三代辉映之概貌,反映中传在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类、传媒艺术类、传媒技术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方面的耕耘与收获,窥见中国特色信息传播类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发展脉络与轨迹。传播研究院陈卫星、李舒、李继东、刘燕南、李智、李频六位教授已公开刊发的论文汇编成集入选本次“中传学者文库”,集中呈现了我院学者在媒介理论、话语研究、智能传播、国际传播、编辑出版等领域的丰厚科研成果,生动展示了我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行业实践等方面的耕耘与收获,充分映现了中传学者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学术想象力和创新力。《媒介与传播的边际线:陈卫星自选集》作者简介陈卫星,四川成都人,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华中师范大
  • 2024-11-19
    中国红刊传媒(澳门)杂志社创办人一行来访我院
    10月23日下午,中国红刊传媒(澳门)红刊杂志、出版社创办人负责人黄光宇、总编办主任廖维东一行来到我院进行交流座谈。传播研究院院长李舒、副院长李继东、国际留学生专业建设负责人康秋洁参加了座谈会。双方就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力、创新互学互鉴形式、深化合作往来进行了洽谈。座谈会在传播研究院D11会议室进行李舒院长在双方座谈会上就传播研究院办学特色、国际化办学经验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成果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李舒院长指出,传播研究院重视新闻传播学科发展,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深入体验中国文化、中国社会,积极开展新闻专业实践并组织社会调研。李舒院长表示,双方交流合作前景广阔,希望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推进两地文化交流的新发展。李舒院长讲话中国红刊传媒(澳门)红刊杂志、出版社负责人黄光宇对我院的接待表示诚挚的感谢。他介绍了《红刊》杂志的办刊方针和理念,并希望双方未来可在传媒类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学术交流互访以及红色文化国际传播等方面尝试开展合作。澳门红刊创办人黄光宇讲话在座谈会上,双方还针对杂志报社的数字时代转型、澳门地区教育教学中的语言使用、两地城市空间文化资源的发掘与利用
  • 2024-11-19
    第二届新时代出版家培育与研究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4年11月15日,第二届新时代出版家培育与研究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传媒大学联合中国新闻史学会编辑出版史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承办。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人工智能时代高素质出版人才培养”,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出版机构、新闻媒体、高等院校的出版专家学者出席本次研讨会,共同探讨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出版业高素质人才培养、新时代的出版家精神、人工智能时代的出版发展等前沿议题。开幕式上,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刘守训、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李弘、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陈丹先后致辞。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院长李舒主持开幕式。中国传媒大学刘守训副校长表示,在国家强化出版人才培养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时代背景下,本次研讨会聚焦人工智能时代高素质出版人才培养的话题正当其时。刘守训介绍了我校在出版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上立体融通的多元化培养模式,以及第一届研讨会举办的时代背景和本届研讨会的会议主题。最后他指出,本次研讨会是落实总书记对中国传媒大学建校七十周年回信精神的具体举措,期待与会嘉宾为培育有战略眼光、文化情怀和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出版家出
  • 2024-11-18
    我院学生在2024年度出版学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中喜获佳绩
    近日,由全国出版学科共建工作联络处主办的2024年度出版学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总决赛在北京大学圆满落幕。我院学生在本次大赛中喜获佳绩,展现出我院在出版人才培养与实践创新方面的特色与成果。在本届比赛中,我院赵丹宁团队的《种子夜话:给孩子的睡前科普读物》荣获一等奖,为全国两个一等奖作品之一。另有刘宇鹏、曹月、胡佳瑶、胡丹妮、张梦琳等五支团队获评优秀作品。一、获奖团队名单二、获奖团队风采展示领队:赵丹宁队员(排名不分先后):郭芳、蒋晓宇、高圣雅、张宁指导老师:赵丽华(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副教授)李志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副主任)队员合影团队答辩现场作品介绍:“种子夜话:给孩子的睡前科普读物”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课本和生物学课程为基础,选取人类历史上重要的交流事件,以种子为主要角色,讲述它们的故事。书中自然科普知识与人文历史知识通过“小种子有话说”和“小种子忆中国”板块交替呈现,使孩子们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认识到种子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性,展现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弘扬中国精神,树立文化自信。全书采用种子的第一人称视角,结合拟人化手法,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插图讲述种子的历史与冒险。此外,
  • 2024-11-14
    消防教育|传播研究院组织全体新生参加消防安全实操演练活动
    为持续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树牢安全红线意识,切实提高师生应对重大火灾的自救防范能力,中国传媒大学学工处联合保卫处共同开展了2024级新生消防安全实操演练活动,10月20日上午10点,我院组织全体新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参加实操培训新生合影一、消防普法宣传,护航生命安全在各项消防安全实训开始前,消防教官首先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进行了普法宣传,着重强调了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工作和及时报告火警的重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制定旨在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消防法与一线消防工作密切相关,是消防工作良好、顺利、有序开展的前提与保障。《消防法》中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成年公民有参加灭火工作的义务。在系统学习过《消防法》后,参训学生充分意识到安全防火的重要性,也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消防安全意识。二、预防知识培训,消除火灾隐患“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是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其中,“预防为主”指在处理“消”与“防”两者的关系上,必须把预防火灾放在首位。通过采取积极措施提高防火意识,以此作为减少火灾发生的主要手段。针对高校校园这一特定
  • 2024-11-10
    新生引航|领略艺术之美,感悟文化之光:传播研究院学生前往韩美林艺术馆开展美育教育活动
    2024年10月19日下午,传播研究院学生代表前往北京市韩美林艺术馆、梨园公园进行参观学习,旨在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融合发展及其深远的社会影响。此次活动是我院新生引航工程主题活动之一,旨在落实五育并举全方位培育人才的教育思想,为同学们开拓学术视野,培养审美情趣,坚定文化自信。在韩美林艺术馆入口处合影北京市韩美林艺术馆位于通州梨园文化主题公园内,是一个集收藏、展览、研究、公共教育与对外交流为一体的艺术空间。艺术馆主要展出艺术家韩美林先生的艺术作品,包括陶瓷、雕塑、书画、设计等。韩美林先生的作品艺术风格鲜明,气势磅礴且细致入微,代表作包括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航徽和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等。欣赏各类艺术作品美育教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同学们跟随讲解员有序入馆,先后走进北展区及南展区,并按照顺序在陶瓷馆、雕塑馆、书画馆、紫砂馆、城雕厅等展厅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对展品的自主参观体验,以及结合艺术馆工作人员的讲解,同学们认识到韩美林先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创新相结合的创作理念,也获得了对展品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历史
  • 2024-11-03
    国际交流 | 我院留学生参加2024长江文化节,共赏长江文化之美
    2024年9月20日至23日,我院三名国际留学生参加了在张家港举行的2024长江文化节。留学生们通过参与媒体开放日、文化节开幕式以及后续两天的参观活动,共同感受了长江文化的魅力,深入了解长江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9月20日,国际留学生的文化探索之旅正式拉开帷幕。当天早晨,留学生们在有着170年历史的宴杨楼餐厅品尝了一顿传统的当地早餐。随后,留学生们来到了黄酒文化园。在这里体验了现代生活与古老风俗交相辉映,学习了酒在中国文化中的非凡意义。参观张家港博物馆(长江文化博物馆)是当天的一大亮点,博物馆内展出的珍贵文物见证了中国丰富的历史遗产。留学生们不仅惊叹于文物精美的细节,还反思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此外,留学生们亲身体验了书法等中国传统活动,漆扇的制作工艺令大家赞叹不已。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这些传统体验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在“唐朝诡事录·西行”国潮沉浸式剧场,技术与传统的结合让留学生们印象深刻。留学生们通过VR眼镜进行了一场沉浸式的体验,仿佛穿越回了古代,体验了古代故事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9月21日,留学生们参加了张家港市美术馆的开幕式。在保利剧院举行的开幕式
  • 2024-11-03
    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传播学与出版学师资班成功举办
    2024年10月25日至27日,第六届传播学与出版学师资班在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传媒大学联合青岛科技大学共同举办,邀请了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发表主题演讲,探讨传媒领域的热点问题,也为参会代表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26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张洪坤主持开幕式,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刘守训、传播研究院院长李舒、副院长李继东等,青岛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勇、传媒学院副院长庄莹等出席开幕式。刘守训副校长、李勇副书记先后发表开幕致辞。青岛科技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张洪坤主持开幕式中国传媒大学刘守训副校长表示,“传播学与出版学师资班”是中国传媒大学为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为打造高质量新闻传播师资队伍开展的有益探索,目前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本届师资班邀请了多位传媒学界业界的翘楚,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一定会助力与会人员激荡思想,激发创新灵感,深入探索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创新之路,为助力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增添强劲动力。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刘守训致辞青岛科技大学李勇副书记表示,实现新闻传播业及出版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丰富的精神产品,为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大
  • 2024-11-03
    传播研究院智能传播方向师生赴腾讯北京总部开展研习活动
    2024年10月17日上午, 传播研究院智能传播方向张洁老师带领2024级智能传播方向同学及部分其他方向同学前往腾讯北京总部,展开了为期半天的研习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腾讯在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前沿探索,尤其是其在数字传播与智能化方面的最新应用,增强师生对未来智能传播行业的认知与理解活动伊始,师生们在腾讯北京总部参观了具有低碳环保设计理念的腾讯大楼。在讲解人员李泽楠的带领下,大家对腾讯大楼的创新设计理念和智能化设施进行了详细了解。作为科技巨头,腾讯不仅在业务创新上走在前沿,办公大楼的设计也充分体现了其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承诺。在接下来的参观过程中,师生们依次走访了腾讯QQ展厅、微信展厅及腾讯云数据中心展厅。通过这些展厅,腾讯展示了其“科技向善、用户为本”的使命,强调了科技与社会的深度融合。QQ展厅展现了腾讯如何利用“数实融合”推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微信展厅则展示了腾讯如何利用数字化引领智能平台时代的“数实融合”。腾讯云数据中心展厅突出了腾讯在数据中心和云计算领域的领先地位。师生们对腾讯贵安新区数据中心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个位于山洞中的数据中心不仅实现了节能目标,还
  • 2024-10-23
    传播研究院团干部开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传师生的回信”交流会暨“中传青年说”领学会
    2024年10月15日(本周二)上午9点,传播研究院学生支部干部在学院一层会议室召开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传师生重要回信精神”交流会暨“中传青年说”领学会。此次研讨会旨在深入学习和理解总书记回信精神,并结合学习、科研、就业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推动回信精神在广大师生中的贯彻落实,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热情。研讨会由“中传青年说”成员、2023级传播学2班团支书李立领学。李立同学首先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的背景和内容,详细解读了回信中的核心要点和深刻内涵。接着从现状、源起、挑战、问题四个方面,接合自己的相关实践经验分享了他对回信精神的感悟。李立同学以自己从零开始搭建的甜酒直播间经验为例,接合理论与实践介绍了他的实地调研经验,鼓励同学们牢记总书记嘱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李立同学的领学下,与会人员认真聆听、深入思考。随后,各团支部干部围绕学习、科研等方面,结合个人经历和感悟,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交流。2022级传播学1班宣传委员 董思伶:在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焦新闻舆论工作的需求”。如今,随着新媒体格局的演变,国际传播秩序也发生了深